对于可能到来的台海冲突,美智库认为美军至少要出动7艘航母、1500架战机组成的打击群和解放军开启决战,然而经历了和胡塞武装的一战后才发现,仅靠这些力量根本就不足以和解放军开启台海决战。
由于台海局势的持续紧张,美国的兰德智库已经进行了多次兵棋推演,而解放军的实力也让美军不得不全力以赴,如果想要介入台海局势,美军起码要出动7艘航母、1500架战机组成的打击群。
由于中美两国在海上实力特别是航母实力上的差距,当时不少人认为即便解放军有着近海作战的优势,但在美军的多支航母打击群下依旧占不到便宜,甚至说会出现重大损失,因此不少人认为这才是台海冲突迟迟未能爆发的原因。
不过现在大家发现台海冲突一旦爆发的话,结果可能相反,要付出巨大代价的反而可能是美军;因为美军和胡塞武装的战斗让美军的遮羞布被扯下,看似强大的美军现在已经成了纸老虎,外强中干并没有多强的实际战力。
特朗普下令对胡塞武装发起大规模进攻后就把能出动的B2几乎全部出动,对胡塞武装的无差别打击也导致多名妇女儿童死亡;而针对这种打击,胡塞武装也回应“如果美国继续进行这种军事行动的话,那么所有的美军航母和军舰都将成为打击目标”,也就是说胡塞武装将进一步加强在红海上的打击力度。
从胡塞武装发布这一消息后,在红海的“杜鲁门号”就遭重了,几乎每天都会遭到胡塞武装的导弹和无人机袭击,尽管并没有公开消息显示这艘航母出现损伤,但这背后却是美军的汗流浃背。
为了拦截胡塞武装的远程打击,该航母打击群每次需要以数十倍的成本去拦截,有统计在胡塞武装战斗的这两周时间里美军至少花费了10亿美元;并且由于胡塞武装的这种游击战打法,使得该航母打击群有点独木难支,因此将原本部署亚太的“卡尔文森”号航母紧急抽调,前往中东支援“杜鲁门号”。
这样一来亚太地区就再次出现了航母真空期,没有一艘美军航母的存在,这也是美军的无奈之处,因为实在是没有航母能出动了,欧洲地区由于俄乌冲突的原因不能抽调,而在美国本土除了维持最低保障的几艘航母外,剩下几艘要么就是在中期大修要么就是在维护保养,在亚太地区短时间不会爆发大规模冲突的情况下, 将该地区的航母抽调过去支援中东成了唯一选择。
不过即便是增派航母支援,起到的作用也不大,一方面由于为了避开胡塞武装的无人机和导弹打击,美军航母撤到了胡塞武装势力范围之外的800公里,虽说航母的安全性大幅提升,但由于这个距离已经超出了舰载机的战斗范围,因此不得不挂载副油箱来增加航程,这样一来就导致舰载机的打击火力大幅下降。 另一方面胡塞武装的重要军事设施都在地下或者山体里面,导致美军在不动用大当量钻地弹的情况下,无法造成有效打击。
在出动2艘航母都无法有效对付胡塞武装的情况下,那么兰德智库之前预测的出动7艘航母就想在台海冲突中和解放军开启决战自然也就不可能了。
相较于胡塞武装,解放军有着性能更为先进的无人机和远程导弹,像鹰击-21D、东风-21、东风-26,这些高超音速导弹都是美军无法拦截的存在,在携带大当量弹头的情况下一发摧毁一艘美军航母并非不可能。
在无人机上作为全球第一的无人机大国,解放军无论是型号还是性能都远超胡塞武装,无论是斩首任务还是饱和打击都能轻松实现。 而在战斗机上更是解放军的一大优势,胡塞武装面临美军的空袭没有太好反击办法,是因为空中力量较弱,但解放军的空中力量可不弱,在先进战机的数量上甚至比美军还多。
如今歼20已经迎来完全体,歼35即将服役,就连歼36这种六代机都进入了密集试飞状态,失去了空中优势的美军,出动再多的战机也无法改变在台海冲突中无法战胜解放军的事实。
正是清楚的认识到了解放军的实力,身为对华鹰派代表的海格赛斯才会一面发起对华挑衅的同时又一面避免和解放军发生军事冲突;对于现在的美军而言,在和胡塞武装的战斗都如此艰难的情况下,并没有做好和解放军发生冲突的准备。 现在美国的当务之急,是重新实现制造业的回流,重振美国工业生产,进而在军工生产上摆脱对对华依赖,同时加紧研发高新技术,无论是F-47还是高超音速导弹都需要大量的时间堆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