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现象,在医院里非常常见,那就是,车祸发生以后,伤员并无大碍,但是伤员往往会

廷至谈健康 2025-04-19 16:00:34

有一种现象,在医院里非常常见,那就是,车祸发生以后,伤员并无大碍,但是伤员往往会要求医生,给他查各种部位的CT。许多伤员认为,反正不用自己付钱,不做白不做。医生也会被迫于这种压力,给病人查各种部位的CT。

我们要知道,如果CT被滥用,可能会没事变成有事了!健闻登顶计划

据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UCSF)的研究,光是在2023年一年间,在美国,医生对6,200万名患者进行了约9,300万次CT扫描,其中包含257万名儿童(约占4.2%)。研究团队根据这些扫描所产生的辐射剂量,利用辐射癌症风险评估模型,推估这些检查将在患者的终生中导致约103,000例癌症(估计范围介于96,400至109,500例之间),相当于美国每年新诊断癌症病例的约5%。

5%!诱发10万个癌症案例!

酒精是一级致癌物,产生了约 5.4% 的癌症病例;体重过重也是健康杀手,产生约7.6%,在美国,乱查 CT 跟这两个的后果差不多。

为什么照 CT 会致癌?

CT的原理是从不同角度照一大堆X光片,然后从这些影像重建体内的3D模型。

这能够让医师不需要切开病人的身体,就能更精准的诊断,可说是救人无数。

只不过,照一次CT,就等于照了数十次甚至上百次的X光。

X光是高能量电磁波,在细胞分裂时被X光打到DNA的话,可能会引起基因突变,此时本来是双股的DNA分子正被解开为两条单股,失去了“靠另一股的资料来修正突变”的能力,坏掉的DNA就会一直复制并传下去,运气好的话没事,要是刚好坏在类似“肿瘤抑制因子p53”这种关键基因的话,患癌的风险就会大增。

2009年时也有类似的研究,当时估算2007年CT扫描所引发的未来癌症病例约为29,000例。

然而这次的结果暴增3倍多。

为什么呢?主要是由于CT检查使用量的显著增加(自2007年至2023年间增加约30%),以及多阶段扫描(multiphase scanning)的广泛使用。

多阶段扫描指的是针对同一身体部位在短时间内进行多次扫描,虽可提供更详细的影像资讯,却同时大幅增加了患者接受的辐射总剂量。

光从数字看,CT诱发癌症多数将发生在成人身上,但那是因为照 CT 的大人远多于小孩。若从每次检查的风险来看,儿童、婴幼儿的因此致癌的风险更高。

研究指出,小于1岁的幼儿,接受CT扫描导致未来得癌症的风险高达每千次检查20例;15至17岁青少年则为每千次扫描引起癌症约2例,风险差了十倍之多。

可见CT检查在年纪越小的患者身上,其辐射伤害的风险越高。这并不意外,因为幼儿还在高速成长中,全身的细胞都在分裂,一照到高能量的 X 光造成病变的机率就越高。在这次的研究中,儿童CT扫描次数占总次数的4.2%,但却预估未来会有9,700例癌症(占整体约9.4%)。

这次的“癌症预告”也估计了“照哪些部位容易致癌”:以成人而言,第一名是腹部与骨盆,约有37%(约37,500例);其次是胸部,占21%(约21,500例)。

从癌症种类来看,CT诱发癌症中最常见的是肺癌,共22,400例,其次为大肠癌8,700例、白血病7,900例、膀胱癌7,100例,女性患者中乳癌也有5,700例。此外,儿童癌症病例则多集中于甲状腺癌(3,500例)、肺癌(990例)与乳癌(630例)。

如同一开始所说的,医疗实践中并非所有的CT检查都是绝对必要的。

记录中的许多CT检查,都是用来诊断轻微或一般的疾病,例如非特异性的头痛、上呼吸道感染,在这些状况中做 CT 检查,说实在的临床价值不高,但却会使患者暴露于不必要的辐射风险之中。

当然,在很多状况下,CT检查的必要性与优越性是无庸置疑的,尤其是在重症与紧急医疗中,CT快速、精准的特性经常是挽救生命的关键。因此,问题的关键不是“别做CT“,而是“别做不必要的 CT”!

此外,如何降低每次检查的辐射剂量,也是个重要课题,低剂量医疗影像的处理可望有长足的进步。以前可能要每个角度照一张,照个180张,未来如果10度照一张就能得到清楚的影像,辐射剂量就可以降低九成了!

这个研究,发表于 2025/04/14 的《JAMA Internal Medicine》(美国医学会内科医学期刊)。

图片为原文。

0 阅读:68
廷至谈健康

廷至谈健康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