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8年深秋,西德尼·甘博的镜头对准杭州东河中段,定格下一幅流动的市井画卷:青

历史小破 2025-04-20 10:57:11

1908年深秋,西德尼·甘博的镜头对准杭州东河中段,定格下一幅流动的市井画卷:青石板铺就的河道蜿蜒向北,石拱桥如卧龙横跨水面,桥身藤蔓缠绕,桥堍台阶上苔痕斑驳。左侧河埠头,一位妇人正俯身浣洗衣物,棒槌击打石板的脆响惊起檐下麻雀;桥旁一名戴瓜皮帽的男子打伞而立,目光投向对岸,这帧画面,恰似东河千年水运史的微观切片。 东河开凿于唐代,本名菜市河,因南宋时城外农户在此售卖时鲜得名。甘博镜头中的河段位于今凤起路至庆春路段,彼时河道宽约15米,两岸民居鳞次栉比,河埠头密集如蜂巢。妇人洗衣的河埠用武康石砌成,这种多孔石灰岩吸水量大,能减少衣物与岩石的摩擦损伤。 桥上观望的两人,或许是附近米铺的掌柜与茶客。东河曾是杭城漕粮运输的生命线,清光绪年间,每日有数百艘米船经此北上,桥堍的“义源米行”至今留存着嵌在墙中的石质米斗。甘博在写给友人的信中特别提到,东河水质清澈,洗衣妇常将皂角籽揉碎撒入水中,形成天然泡沫。

0 阅读:0
历史小破

历史小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