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14岁女孩一拆开快递,竟发现80000元现金,瞬间惊呆,以为快递发错了,可收件人是自己名字,女孩急忙报警,民警查监控,发现一男子偷偷把现金、烟酒塞进女孩快递里,当真相摆在面前时,男子崩溃痛哭。 4月6日晚,浙江杭州临安区某小区内,14岁女孩小吴(化名)正满心期待地拆开网购的讲义夹快递。然而,当她撕开胶带的瞬间,眼前的景象让她心跳骤停——满满当当的百元大钞整齐码放在快递盒里,粗略估计竟有8万元之多! 小吴瞬间僵在原地,脑海中闪过无数个问号:“难道是快递发错了?”但仔细核对收件人信息,确实是自己的名字和地址。 “当时第一反应是害怕,这么多现金来路不明,万一被人误会怎么办?”小吴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仍心有余悸。 她果断拨打110报警,并在父母陪同下将现金原封不动带到派出所。民警现场清点发现,除了8万元现金,包裹夹层中还藏着10条黄鹤楼秋颂香烟和两瓶茅台酒,总价值超过10万元! 锦城派出所民警王哲彬(化名)敏锐意识到,这绝非普通的“发错货”事件。通过调取快递站周边监控,警方发现一名男子形迹可疑:25岁的孔某某(化名)在快递到站后,趁工作人员不备,迅速拆开包裹塞进现金,当晚又以同样手法将烟酒藏入另一包裹。面对民警询问,孔某某始终沉默,眼神躲闪,仿佛被无形的枷锁束缚。 “他当时的状态很不对劲,完全像被洗脑了一样。”民警王哲彬告诉记者。通过深入调查,警方发现孔某某近期频繁与境外号码通话,银行账户也有异常取现记录。 在民警和家属长达两天的心理攻坚下,孔某某终于崩溃痛哭,道出了令人震惊的真相——他被一个“虚拟币投资”骗局操控,成为诈骗链条上的“人肉快递员”。 原来,孔某某半个月前接到一个自称“区块链投资顾问”的电话,对方宣称掌握内部消息,能以极低价格购买某虚拟币,保证“三天翻倍、稳赚不赔”。 在高额回报诱惑下,孔某某不仅取出8万元积蓄,还按照对方要求购买2万元烟酒,伪装成普通快递包裹藏入快递站,等待“上线”取走。 “他们说这是‘安全操作’,如果被发现必须咬死不承认,否则就拿不到分红。”孔某某悔恨不已,“我还以为找到了发财捷径,没想到是个无底洞!” 民警调查发现,诈骗团伙利用虚拟币交易的匿名性,将赃款洗白后转移至境外,而像孔某某这样的“工具人”全国已有数百人。 这起案件背后,折射出电信诈骗的新型套路: 精准画像:诈骗团伙通过非法渠道获取受害人信息,针对其经济状况、投资偏好定制话术。孔某某因近期浏览过虚拟币相关网页,被精准“投喂”诈骗信息。 情绪操控:从“专家指导”到“成功案例”,再到“限时优惠”,层层设置心理陷阱。孔某某在“导师”不断洗脑下,逐渐丧失判断力。 物理隔离:要求受害人切断与外界联系,甚至诱导其对抗警方调查。孔某某被要求删除通话记录、拒绝配合民警询问,险些酿成大祸。 这起案件暴露出快递行业的安全漏洞。国家邮政局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全国因快递包裹夹带违禁品引发的诈骗案件同比上升37%。 韵达快递此前因加盟商管理疏漏,导致诈骗宣传品流通,被立案调查。专家指出,部分快递网点为追求效率,对协议客户资质审核不严,给犯罪分子可乘之机。 对此小吴的冷静处理也堪称教科书级示范。家长应教育孩子“三不原则”:不随意接收陌生人包裹、不向他人透露个人信息、遇到可疑情况立即报警。 而且虚拟币交易在我国不受法律保护,所有“稳赚不赔”承诺均为骗局。若发现异常转账,可通过“国家反诈中心”APP一键止付。 企业也需加强安检技术,对协议客户实施动态信用评估。消费者收到不明包裹时,可通过“菜鸟裹裹”等平台查询物流信息,确认寄件人身份。 4月15日,临安警方联合教育局到小吴所在学校颁发“反诈小先锋”证书。 民警现场展示涉案现金和烟酒,用真实案例为学生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安全教育课。小吴在接受采访时说:“希望大家遇到类似情况不要慌张,及时报警就是最好的选择。” 你或身边人遇到过哪些“奇葩快递”?如果收到不明财物,你会如何处理?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浙江仙居,男子开着越野车带着做护士的妻子,以及她的女同事去河边烧烤。男子看河边
【4评论】【3点赞】
用户14xxx32
什么意思?我收到了不报警会怎么样?
寂寞树 回复 04-20 18:56
对他来说,你就是上线,拿了,他的任务就完成了。。
用户10xxx88
编
青春无悔
不要贪小便宜,更不要贪心,天上不会掉馅饼
浪子天涯 陈皮鞋
茅台最后怎么处置呢?
挠挠 回复 04-20 18:35
喝了
100年不坏
别他妈看图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