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功宴上,772团团长叶成焕吃得狼吞虎咽,刘伯承“酸酸”地说:陈赓的386旅还算

青锋人物 2025-04-20 13:30:53

庆功宴上,772团团长叶成焕吃得狼吞虎咽,刘伯承“酸酸”地说:陈赓的386旅还算不算129师的人?

陈赓是我军著名的智将,也是我军之中少有的几位擅长大兵团作战的将领。陈赓不仅在指挥上出神入化,在驭下之术上更是难有人能和他匹敌。

抗战期间,陈赓就任386旅旅长。在他的指挥下,386旅成为了真正的精锐。1938年1月11日,美国驻华使馆参赞卡尔逊前往386旅参观。经过他的仔细斟酌和对比,得出一个结论:“386旅是中国最好的一个旅”。

要知道从装备上来说,386旅比国民党那些苏械旅、德械旅要差远了。但从战斗力上来说,386旅却要胜过他们一筹。

对此,日寇可谓深有体会。因为屡次吃了386旅的亏,因此1939年初,日军某部甚至在装甲车上贴了“专打386旅”的标语。日军对386旅之忌惮,可见一斑。

那么武器装备低劣的386旅为何能得到盟友、敌人的一致尊重呢?原因自然有很多,但其中最大的原因,无非是因为陈赓能让386旅形成了一个如同铁板般的集体。一个众志成城的集体,即使强如日军也不能撼动他们分毫。

386旅有多么团结呢?一次,刘伯承抽调386旅772团去别处打了一仗。在战后的庆功宴上,团长叶成焕吃得狼吞虎咽。刘师长笑着说:“成焕同志,吃慢一点,又不是赶着处对象。”结果叶成焕说:“我得赶紧吃,否则让陈旅长等急了。”

吃完饭,叶成焕便带着部队在星光的照耀下赶回了386旅。刘伯承哭笑不得地说:

“这个陈赓啊,他那个386旅,到底算不算129师的人?”

在陈赓的指挥下,386旅从旅部,再到连排,亲密地和刚刚结婚的小夫妻一样,如胶似漆、难舍难分。在陈赓手下,386旅可谓强将如云,但每个将领都对他耳提面命、言听计从,连桀骜不驯的王近山、许世友都没有给陈赓添过麻烦。

在《亮剑》中,李云龙连天王老子都不怕,但唯独只怕旅长。事实上,这是有历史原型的。

那么陈赓为何能将386旅凝结成一个牢不可破的集体呢?这就不得不说陈赓的一大特质,那就是开朗豁达、平易近人、幽默风趣。即使在我军之中,陈赓的开朗与幽默也是少有的。

陈赓能言善道、无拘无束,他从来不喜欢和士兵们讲什么大道理,希望部队在欢声笑语中鼓足劲,干好工作。生活中,即使是普通战士也能和旅长说说笑笑。即使严肃起来,也一点架子也没有。 部队行进过程中,386旅一路走一路唱歌,战斗情绪极其高昂。

即使战况紧急、泰山崩于前,陈赓依然谈笑自若。例如在神头岭伏击战前,我军战士发现国民党的地图标注有误,地形于我不利,很多同志不仅愤怒,而且还手足无措。

然而陈赓只是哈哈一笑:“走,回去讨论就好,地是死的,人是活的,想要吃肉,还害怕找不到杀猪的地方?”

伏击地点选定后,很多指战员又紧张得不得了,陈赓却依然能够与战士们耍宝、开玩笑,引得敌人哈哈大笑。神头岭一战,我军毙伤敌军1500多人,战果甚至超过了平型关大捷。

除了乐观精神以外,陈赓还有一个极为宝贵的特点,那就是心慈。都说慈不掌兵,但陈赓却打破了这一定律。

陈赓每逢打仗,必然想尽办法减少部队的伤亡。一开始,陈赓其实也是挥舞大刀、抱着机关枪冲锋的猛将。但随着战友、部下们不断的流血和牺牲,陈赓开始变得“心慈手软”。从猛打猛冲,变成了“惜兵”“爱兵”。他从不打硬拼仗,从来不打没把握的仗,他要尽力保住每一个战友、每一个部下的生命。

为了减少伤亡,陈赓动足了脑筋、耗尽了心力。他会亲自侦听敌人的电台,不放过任何一个战机。他听说前方缺乏大炮,难以攻坚,于是他组织部队,利用汽油桶发明了“没良心炮”。

每当自己的部下牺牲,陈赓总是伤心得不能自已。对于那些战友的子女,陈赓更是像亲生儿女一般对待。

在濒临去世之时,陈赓依然记挂着牺牲的战友,仍提着最后一口气为他们表功。明明已经在病榻之上了,他仍不时地悲愤大喊:“他们是愿意自己去死的吗?”陈赓是如此的激动,吓得傅涯赶紧告诫那些前去探望他的老战友们:“你们千万不要再跟首长提往事了。”

有这样一位幽默风趣、知名爱兵的首长,试问哪一位部下不会为他效死力呢?有这样一位指挥出神入化、智计百出的将领,386旅能不强吗?

以386旅为种子,陈赓的部队发展为太岳纵队。到了解放战争,陈赓的部队愈发庞大,发展成8万多人的陈谢集团,成为中央直属的机动力量,纵横驰骋于中原。中野改编后,陈赓成为第四兵团的司令员兼政委,拥兵20万。

随后陈赓参加了南下追歼桂系以及解放大西南的任务,将红旗插在了云南。随后,能者多劳的陈赓又相继自毁了抗法援越、抗美援朝的战斗。回国后先后担任副总参谋长、国防部副部长。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

陈赓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这样的经历,在我军所有将帅中可谓是独一无二!

0 阅读:136

猜你喜欢

青锋人物

青锋人物

感谢大家喜欢我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