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比奥气炸了!中国不仅不买美国大豆,三天内签下40船巴西大豆订单,总量达2

自然知道 2025-04-20 17:34:47

卢比奥气炸了!中国不仅不买美国大豆,三天内签下 40 船巴西大豆订单,总量达 240 万吨,相当于中国月均压榨量的 1/3。更要命的是,这次中巴大豆贸易绕过了美国主导的 SWIFT 系统,直接使用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 CIPS 结算。

4 月 16 日,美国国务卿卢比奥跳脚宣称,中国和巴西达成了本币货物交易系统,不再使用美元做交易,这对美国来说,是不可接受的,对美国构成 “巨大危险”。这事儿咱们得一层一层剥开来看。

为什么中国突然转向巴西买大豆?这跟中美贸易战直接相关。2025 年 4 月,美国对华电动汽车加征 100% 关税,中国反手就把美国大豆列入 “不可靠实体清单” 预备目录,综合税率飙升至 84%。美国大豆瞬间失去价格优势,而巴西大豆到岸价比美国低 13%-20%,还能规避关税风险。

中国压榨企业甚至愿意每吨多付 5 美元溢价,锁定巴西货源,要求合同签署后 72 小时内装船,直接导致巴西港口 30 艘货轮排队,美国港口却积压了 800 万吨大豆折价抛售。这一波操作,直接把美国农业命脉掐得死死的。

更让卢比奥坐不住的是,这次交易彻底绕过了美元。以往中巴贸易虽量大,但 90% 以上用美元结算,中国企业得先把人民币换成美元,巴西再把美元换成雷亚尔,中间被美元 “扒两层皮”。但这次不一样,双方直接用人民币和雷亚尔结算,本币结算比例突破 85%。

这意味着啥?意味着美国失去了对这笔 240 万吨大豆交易的金融监控权,更严重的是,美元在全球贸易结算中的 “抽水机” 地位被动摇了。

为啥说这是 “巨大危险”?因为美元霸权的根基就是全球贸易结算体系。SWIFT 系统就像国际支付的 “高速公路”,美国通过控制这个系统,能随时掐断任何国家的跨境交易。比如伊朗、俄罗斯就被踢出 SWIFT,直接瘫痪了金融系统。

但现在中国搞出 CIPS,相当于另开了一条 “国道”,虽然目前流量没 SWIFT 大,但已经能支撑大宗商品交易了。2024 年 CIPS 处理金额达 175 万亿元,覆盖 185 个国家和地区,单日交易量甚至一度被误传为超越 SWIFT。这就好比有人在美元霸权的墙上凿了个洞,卢比奥能不急吗?

美国的焦虑还不止于此。中国和巴西的合作可不是孤立事件。2023 年,中国就和巴西签署了本币结算协议,在巴西建立人民币清算行,推动人民币成为巴西第二大外汇储备货币。

更狠的是,中国还帮巴西修铁路、建港口,把大豆运输成本降低 40%,巴拉那瓜港 60% 的泊位都被中国货轮占了。这哪是单纯的贸易,分明是从物流到金融全链条的 “去美元化” 布局。

对美国来说,这简直是 “双重暴击”。一方面,中国从巴西进口的大豆占其总产量的 80%,每年超 1 亿吨,彻底取代美国成为巴西最大买家;另一方面,人民币结算让美国失去了通过美元汇率波动收割利润的机会。以前美国可以通过加息让美元升值,迫使其他国家用更多商品换美元,现在中国直接用人民币锁定价格,美国这招失灵了。

卢比奥所谓的 “次级经济体系”,说白了就是担心美元霸权被削弱。历史上,美国为了维护美元地位,不惜发动战争(如伊拉克改用欧元结算石油)、搞金融制裁(如冻结俄罗斯外汇储备)。

现在中国和巴西的做法,就像在美元霸权的大堤上挖了个缺口,一旦其他国家效仿,后果不堪设想。比如沙特考虑用非美元结算石油,东盟推动本地货币使用,以色列首次将人民币纳入外汇储备,这些都是动摇美元根基的信号。

不过,人民币国际化也不是一帆风顺。虽然 CIPS 发展迅速,但目前人民币在国际支付中的占比只有 2.54%,远低于美元的 83.92%。资本账户管制、金融市场开放度不足等问题,还制约着人民币的全球流通。

但这次中巴大豆交易,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大宗商品本币结算的潘多拉魔盒。如果未来铁矿石、石油等都能用人民币交易,美元霸权的崩塌可能比想象中更快。

对中国来说,这波操作可谓 “一箭三雕”:既保障了粮食安全,又推动了人民币国际化,还狠狠打了美国的脸。而卢比奥的愤怒,恰恰证明了中国这步棋走对了。毕竟,当一个国家能用自己的货币买遍全球资源时,谁还愿意看别人脸色呢?这场没有硝烟的金融战争,才刚刚开始。

0 阅读:912

评论列表

陈辉灿

陈辉灿

2
2025-04-21 01:13

不要计较一城一地的损失,赢了点就忘乎所以,什么都要有全局性,什么都要有运筹帷幄的大格局看事情。

自然知道

自然知道

知道的多一点,世界就会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