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师生赋能助农直播 ,激活泗门闯商文化“出圈”密码】
“以前看别人直播带货总觉得很简单,自己学了才知道,里面的学问真不少。”“我要把村里的海产品拍成有趣的视频,让更多人知道。”4月18日,在余姚市泗门镇党群服务中心会议室内,只能容纳四十多人的场地被挤得满满当当,甚至有十几位村民坐在过道上。短短两小时,台下听课的人直呼“收获不小”。
这是余姚市第四职业技术学校电子商务专业师生为泗门镇的个体工商户、企业人员、渔民等,带来的一堂助农直播课,专门传授开设抖音网店、拍摄视频、直播以及养号等知识,推动各种产品销售,助力新农村建设。
尽管听课的人大部分是初次接触直播领域,但师生们耐心讲解让大家感到新奇又充满期待。徐莉莎老师先从基础概念入手,为村民们剖析自媒体平台的算法机制。她详细解释道:“自媒体算法就像是一个精准的导航系统,它会根据用户的兴趣、行为习惯等多个维度,来决定把哪些内容推送给哪些用户。我们想要自己的直播和视频被更多人看到,就需要了解这个算法,顺应它的规则。如账号的活跃度、内容的质量、与粉丝的互动情况等。”
“我想通过抖音直播手工鞋制作的全过程,并将创意设计、手工制作、成品展示等每一个阶段拍成小短片。怎么拍才能更快吸引别人的关注?”课堂上,传统手工鞋店主洪妈妈虚心请教。她玩抖音有一段时间,拥有近两千名粉丝。最近,因为更新频率没那么高,有些掉粉,她准备直播带货开拓年轻市场。
三位“学生助教”吴慧妹、郑欣娜、刘子炫在现场以“乳酸菌小口袋面包”商品为例,演示直播带货的过程。学生们详细介绍了直播带货的流程和话术技巧。比如,在介绍过程中,主播要多和用户互动,吸引他们在评论区留言。一位年轻的企业代表主动上台,在学生们的指导下,尝试着介绍面包的口味和特点。虽然一开始有些紧张,但在大家的鼓励下,他逐渐找到了感觉,对着镜头卖力推荐。演示结束后,现场响起热烈的掌声。
村民们纷纷表示,这样的课程十分实用。一位年轻的榨菜经营者说:“我爸妈大半辈子和土地打交道,年年等企业收榨菜等到半夜,这回终于可以让他们知道刷抖音也有用处。有了这个平台,再加上直播电商的助力,相信能把我们的农产品推向更广阔的市场。”万圣村的渔民应阿姨也感慨道:“以前只知道埋头捕鱼,现在才知道原来还有这么多新的销售方式,以后我也要试试在网上推销海产品。”
“从前期的调研走访到现场授课,我们花了一个多月时间做这件事。尽管过程并不轻松,但看到泗门镇的企业人员、个体工商户等对电商知识有如此大的学习热情,让我们觉得所有的努力没有白费。”带队的徐莉莎老师说。学生助教吴慧妹也表示,在交流过程中,听课者对新事物的学习热情也激励着她们,积极进取,掌握更多的技能。
赶来听课的泗门镇万圣村党总支书记宣振良表示,万圣村是余姚市第一渔村。如今,万圣村在保留传统风貌的基础上,正在不断完善基础设施,以此扩大知名度,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观光游览。希望师生们带来的这些电商知识,能够帮助村子“走出去”,提升知名度,不仅让当地的海产品如美味的海蜇头等被更多人品尝到,也让文创产品魔方、T恤、中华鲟拼图等走进大众视野,让万圣村的独特魅力得以广泛传播。
此次助农直播课不仅是一次知识的传递,更是一次电商与乡村的深度融合,为泗门镇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也为其它乡村的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模式。接下来学校还将不定期推出公益课,服务更多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