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斌这次又站在了风口浪尖上。 他直言不讳地批评了行业内普遍存在的车电耦合模式,把蔚来的换电路线抬到了台面上。 但数据不会说谎——中汽检测报告显示,新能源车电池四年衰减近25%,增程车甚至能掉到75%健康度。 蔚来从2020年推出BaaS服务开始,就押注车电分离。 李斌的逻辑很简单:电池是消耗品,而车是耐用品。把两者解耦,车主不用承担电池老化带来的残值暴跌风险。 他甚至断言:“八年以上的电车若没换电体系支撑,残值直接腰斩”。 但消费者算的是另一笔账。 买蔚来的车不包含电池,相当于默认要为这块“会贬值的资产”持续付费。 以75度电池包为例,租6年费用超7万,而实际电池成本不过5万左右——这笔账短期车主注定吃亏。 更微妙的是行业格局。 当小米SU7和问界还在卷800V超充时,蔚来早已在全国铺开2785座换电站。 超充伤电池已是行业共识,而换电模式能持续给车辆“输血”新电池。 问题抛回给消费者:你愿意为十年后的残值保障,提前支付当下的溢价吗? 评论区见真章。
家里买了3辆蔚来,两辆50多万,一辆30多万。也算是你们的老用户,真的过分了吧!
【12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