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4月19日,中央决定正式决定:中央财经小组,由陈云为组长,李富春、李先

文山聊武器 2025-04-20 20:15:42

1962年4月19日,中央决定正式决定:中央财经小组,由陈云为组长,李富春、李先念为副组长,周恩来、谭震林、薄一波、罗瑞卿、程子华、谷牧、姚依林、薛暮桥等为组员。 1962年的中国,日子不好过。连续三年的自然灾害把农业搞得一塌糊涂,粮食产量跌到谷底,1962年才勉强爬到1600万吨,比前一年多8.5%,但还是不够吃。工业也跟着遭殃,原料短缺,工厂停工,总产值硬生生掉了16.6%。城里没活干,农村没劲头,整个经济像陷进了死胡同。中央看不下去了,4月19日拍板成立中央财经小组,想靠这帮顶尖人物集中力量,杀出一条血路。 这个小组不是随便凑数的,全是重量级人物。 陈云:组长,1905年出生,上海人,1995年去世。新中国经济建设的扛把子,49年当过政务院副总理兼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擅长在计划经济里搞平衡,尤其重视粮食和民生。他思路清晰,做事稳,党内威望高。 李富春:副组长,1900年湖南人,1975年去世,国家计委主任。搞经济计划是一把好手,主张农业打底、工业慢慢来,学过苏联那一套,又能接地气。 李先念:副组长,1909年湖北人,1992年去世,财政部长。管钱的高手,资源少也能玩得转,稳住经济全靠他。 其他大咖:周恩来总理统筹全局,谭震林抓农业,薄一波稳物价,罗瑞卿管治安,程子华、谷牧、姚依林、薛暮桥则是规划和理论的智囊团。 这帮人凑一块儿,经验、能力、威信都在线,摆明了是要干大事。 1962年6月底到7月初,陈云提出个大胆想法:重新分田,搞包产到户,刺激农民干劲,把粮食产量拉起来。他跟刘少奇、周恩来、林彪、邓小平聊过,大家基本点头。可到了7月6日,他向毛泽东汇报时,麻烦来了。毛觉得这招是“单干风”,会导致两极分化,坚决反对。不过毛也说了,陈云这人讲纪律,是正式向中央提的意见,没乱传,没给他太大处分。 到了12月31日,李富春给毛写信,汇报“三五”计划的思路:农业优先,粮食为中心,带动经济作物和集体经济;工业得围绕农业转,先解决老百姓吃穿用。这回毛没反对,中央主要领导算是统一了思想。 这些努力不是白费的。1966年起,农业慢慢回暖,工业也调整过来,日子总算好过点了。以农业为本的路子,既解了燃眉之急,也给未来攒了底气。 可惜,小组没活多久。1962年8月北戴河会议后,农村政策吵翻了天。陈云的包产到户被毛批成“单干风”,彻底没戏,小组也跟着凉了,逐渐退出核心圈。 陈云之后政治地位受影响,但还在经济领域发光发热,改革开放时还提了计划加市场的思路,挺有远见。李富春继续搞计划,李先念后来当了国家主席,周恩来他们也各司其职,为国家操劳到最后。 中央财经小组虽然只干了几个月,但意义不小。它凝聚了领导层的智慧,定了以农业为本的调子,为走出经济低谷铺了路。尤其在那个乱糟糟的年头,这帮人能坐下来想办法,本身就挺了不起。

1 阅读:1117

猜你喜欢

文山聊武器

文山聊武器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