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发动贸易战,枪口对准全球所有对美国有贸易顺差的国家,甚至对美国有逆差的国家

微鉴国际 2025-04-21 08:57:27

特朗普发动贸易战,枪口对准全球所有对美国有贸易顺差的国家,甚至对美国有逆差的国家也未曾幸免。美国《外交政策》网站分析称,“如果生活只关乎金钱,而外交政策的目标是尽快攫取金钱,那么特朗普或许是一位理想的领导者”,“但经济并非唯一的考量。还有地缘政治。” 美国政治学家贝克利 (Michael Beckley)撰写了评论文章,标题是《一个流氓超级大国如何重塑全球秩序》。 作者认为,自冷战结束以来,人们普遍预期美国会遵循两条外交政策路径之一:要么维护其在国际秩序中的领导地位,要么撤退并适应后美国时代的多极世界。然而,美国最有可能的轨迹始终是第三条:成为一个流氓超级大国,既不奉行国际主义,也不奉行孤立主义,而是咄咄逼人、强大且日益自我中心。 特朗普将关税提高到臭名昭著的1930年《斯穆特-霍利法案》的水平,削减对外援助,冷落盟友,并提出占领格陵兰岛和巴拿马运河等外国领土,给这一愿景下了明确的定义。然而,特朗普与其说是“设计师”,不如说是“促进者”。现在真正的问题,不是美国是否会继续走自己的路,而是如何走,以及走到什么地步。 在军事上,美国是唯一一个可以在远离海岸数千英里的地方打大型战争的国家。约有70个国家——占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和经济产出的三分之一——依靠美国的军事协议提供保护。在一个严重依赖美国市场和军事的世界里,华盛顿拥有巨大的影响力来修改规则,或者完全放弃它们。 贝克利在文章中称,更糟糕的是,通过促进中国融入西方市场,美国增强了其最危险的对手的实力。中国现在主导着造船、无人机、电子和制药等战略制造业部门,并正在将这种主导地位武器化,通过切断稀土出口、威胁药物供应链,以及用低价电动汽车淹没欧洲。 《外交政策》继续写道: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华盛顿支持非殖民化,并将新的国家纳入全球市场和机构,推动了全球化和 “其他国家的崛起”,使主权国家的数量增加了一倍。但成功是有代价的。曾经扩大美国影响力的机构ーー包括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和世界银行,已经沦为反美舞台。 作者对全球化提出强烈批评。他写道,全球化推动了经济增长,但掏空了美国的工业。2000年至2020年间,美国工业产出(不包括半导体)下降了近10%,三分之一的工厂工作岗位消失。几乎所有的净就业增长都流向了美国最富有的20%的人,把这个国家的大部分地区抛在了后面。 文章还称,如果生活只关乎金钱,而外交政策的目标就是尽快拿到钱,那么特朗普可能是一个理想的领导人。通过对朋友和敌人征收关税,削减对外援助,提出夺取战略领土,并告诉盟友自己照顾自己,特朗普的做法可能会赚取一些额外的现金,至少在一段时间内是这样。 但经济并不是唯一的游戏。还有地缘政治因素。如果把全球事务当作一场交易式的忙碌,美国就有可能摧毁维持了几代人和平的体系。贸易战不仅会提高价格。他们拆散联盟,将对手推向对抗。 谈到中国时,作者写道,华盛顿正在挑起的贸易战不仅仅是经济争端。这是对中国综合国力的攻击,也是一场热战的潜在前奏。通过在解决军力不足问题之前提高关税,美国可能正在挑起一场自己还没有完全准备好胜利的战争。 贝克利将特朗普的做法置于“美国单边主义时代”,即美国将眼前利益置于多边合作之上。这与特朗普的“美国优先”原则一致,从退出《巴黎协定》或重新谈判贸易协定等行动中可以看出。贝克利似乎认为,这可以带来经济上的胜利,但可能会带来长期的地缘政治成本,比如美国成为孤国寡人。 “火星方阵”认为,对于世界大多国家而言,特朗普发动关税战的目标是捞钱,填补美国空虚的国库,同时逼制造业回流美国。但是,中国被美国视为头条竞争对手,特朗普不仅仅是要我们的钱,而且还要我们的命。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在电视采访问时,污蔑中国时称,“共产主义中国对公平竞争不感兴趣”,而是“想取代美国”。该声明将中美关系定义为“不仅仅是一场贸易战”。相反,它被描述为一场“意识形态战争”。他将这场冲突提升为一场根本性的价值观冲突,将美国定位为自由民主要的捍卫者,而将中国定位为所谓的“威权主义”的支持者。 意识形态战争意识着你死我活。我们作再多的让步,也满足不了他们的血盆大口。因此,我们要作打持久战的准备,放弃任何幻想坚决战斗。

0 阅读:51
微鉴国际

微鉴国际

微鉴深层脉络,分析国际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