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战士,面对敌人围困时,最后一颗子弹应当指向哪儿呢?其实如果真的面临这样的境地,不论做出怎样的选择都值得人们为他竖起大拇指。
这天,八路军王凤麟就陷入了这样两难的境地,因为他被出卖了,自从敌军在他手中吃了好几次亏之后,他便成为了敌军重点关注对象。
这王凤麟是个行兵打仗的好苗子,有天赋而且还很专业,他曾经远赴苏联学军事,祖国危难之际,他毅然决然回国,将自己所学运用到战场真刀实枪的试炼上。
这种人才在部队当中很受看重,因为他行兵打仗非常有脑子,甚至曾经与战友带领战士,开创了爆破攻坚战术。
在当时,面对难以攻破的敌军碉堡,他们就是用了这种方法,以最少的人员伤亡,最少的火力冲击,最大限度的完成任务,而这种技术也被毛主席大加赞赏。
之后在全军当中推广,也极大限度的保证了我军作战效率,这也是我军在军事技术上的一次重大突破。
而王凤麟的英勇不仅表现在开创军事技术上,还表现在了他抗战杀敌当中,每次行军打仗,他总是冲在最前面的那一个。
而由于他善于作战,经常取得重大的战争成果,这也就导致敌军对他咬牙切齿,恨之入骨,所以敌军想尽办法派出间谍,想要获得关于王凤麟的重要情报。
一次战争当中,王凤麟不幸失去了一条腿,组织担心他的情况,便将他安排到了一个安全的地方养伤。
谁知道敌军竟开始了扫荡式的打击,我军英勇抵抗,将敌军打退,这一路上敌军可是没少挨打,这也惹得敌军咬牙切齿的说:“我一定要报仇!”
谁知道这个时候,竟然有一个毫无人性的汉奸给敌军提供了重要情报,而这个情报正涉及着王凤麟以及其他伤员的安置之地。
敌军首领为了报仇,不顾一切的将各种炮弹往山上打,而这个告密的汉奸呢?竟然还十分开心的拍手叫好。
王凤麟在山上听到了动静,早就集结了几十名战友,没想到敌军为了抓住他,竟然连飞机都出动了,这样猛烈的攻势下,很快我军就撑不住了。
就这个时候山上养伤的战士,包括其家属全员出动一起抗敌,没有枪,他们还可以用石头用树枝来打敌人,没有一个人面对敌人的炮火,面对身边倒下的人而害怕。
大家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就是:多杀敌人。而这其中,王凤麟自然是作为领导者,他并没有按照常规的打法,而是竟然击退了敌人。
但是发现他们踪影的敌军怎么能就此罢休呢?第二天他们就卷土重来了,但这一次他们带来的是比前一天猛烈数倍的攻击,并且还调来了增援。
而这么短的时间内,山上这么多的伤员,根本没有能力做有效的转移和撤退,而他们都不愿意放弃任何一位战友或亲人。
所以王凤麟对大家说:“没事儿,躲不过去,咱们就不躲了,能多杀鬼子,也算咱们赚到了。”
说完,他便拍了拍旁边同志的肩膀,大家一起面面相觑,笑了起来,此刻,大家的心凝结到了一起,劲儿是往一处使的。
但即使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王凤麟依然能抓住机会。将日军军官击毙,可见,其强大的心理素质以及过硬的军事本领。
可这一行为无疑引来了日军疯狂的反击,这时候,王凤麟还在最前线抗敌,但他时刻不忘身后的军属,因此,还想办法将这些军属送走。
但此时王凤麟却被敌人打中,完全丧失行动能力,他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敌军朝他包围过来,而他的枪中只剩下最后一颗子弹。
那么,这颗子弹要指向哪呢?这个问题他思考了三秒钟,最后,他朝着敌人冷笑一声,表情中尽是不屑和鄙夷,然后就毫不犹豫的朝自己脑门上开了一枪。
这一枪打的英勇,打的决绝,而他杀死的那名日本军官,是当时整个华北地区的最高将领,永远为王凤麟英烈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