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日军抓了3个女子,让77岁的老人帮他看着,老人点了点头。日军就在院子

荒沙历史呀 2025-04-21 15:35:00

1944年,日军抓了3个女子,让77岁的老人帮他看着,老人点了点头。日军就在院子里睡大觉,老人趁机夺走他的刺刀,一刀刺死了他!

这个老人叫李定六,湖南人。

李定六自幼习武,他的师傅叫朱聪八,朱聪八是清末的反清农民领袖。朱聪八不仅传授李定六武艺,还让他知道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道理。

日军侵华后,李定六也想为抗击日寇出一份力,只可惜他年事已高,而且腿脚不方便,连正常的走路都需要拐杖,自然没有办法上战场杀敌。为此,李定六就把自己最喜欢的四儿子李继昌送上了抗日战场。

李继昌参军后,在国军第五军任职,还参加过著名的昆仑关战役,期间,李继昌击毙了不少日军,立下了赫赫战功。只可惜,他牺牲在了昆仑关战场。

因为李继昌战功卓著,他牺牲后,杜聿明亲自派专车把他的遗体送回老家。听说自己最器重的四儿子战死沙场,李定六既伤心,又自豪。他想为四儿子李继昌报仇,奈何已经70多岁的他有心杀贼,无力回天。

1944年5月,日军进攻湖南双峰。

而李定六是双峰县人。

村民们早已经听说了日军的残暴,为了避免被日军祸害,村民们纷纷逃命,李定六的家人也不例外。

但在逃命时,李定六的家人却犯了难,因为李定六的腿脚不方便,如果带上他,逃跑的速度就会变慢,到时候一家人都可能被日军杀死。如果不带上李定六,任由李定六被日军杀死,他的家人也做不到。

在这种情况下,李定六的家人就想了一个办法,那就是把李定六藏在村子附近的一个山洞,并在山洞中留下一些食物,让李定六藏在山洞里,等日军走了,他们安定下来了,再把李定六接回家。李定六知道,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也就没有任何怨言。

家人离开后,山洞中只剩李定六一个人,李定六感觉无聊,但为了安全起见,他只能待在山洞里。

不久后,李定六就听到了一阵阵枪声,枪声之中还夹杂着哭喊声和惨叫声。李定六猜测,日军肯定在村子里作恶,一想到日军在他的家乡为非作歹,而他却无能为力,李定六心里就很不是滋味。

不过李定六知道自己的情况,就这样回村,他非但救不了村民,还会把自己的性命搭上。这般想着,李定六只能继续藏在山洞中,等着家人接他回家。

几天后,周围一片寂静,李定六再也没有听过枪声和惨叫声,他怀疑,日军可能走了。这时候,李定六迫切地想知道村子里的情况,他一咬牙,就拄着拐杖一瘸一拐地走出山洞,慢慢地,他就回到了村子。

这时候,村子里满目疮痍,到处都是血与火,许多来不及逃跑的村民,都成了日军的枪下魂,地上有很多村民的尸体,许多房屋都被日军放火烧掉了。

李定六闭上眼睛,不忍心看着眼前的一切。

过了许久,李定六决定回家,可一打开家门,李定六就愣住了,因为在他家中的院子,竟坐着一名日军。

这名日军看到李定六时,也是一愣,随即挥舞着刺刀朝他走了过来,并把李定六逼到了一间房屋门口,日军打开房屋,屋内有三个被日军抓来的女子。

日军用刺刀指了指屋内的三个女子,又对着李定六一阵挥舞,李定六大概猜到了日军的意思,这名日军是打算让他帮忙看着这三个女子,别让她们跑了。

想到这,李定六心中充满了怒火,但在表面上,他却是点了点头。日军见状,便收起了刺刀,接着走到院子中,在那里睡起了大觉。在这名日军看来,李定六年纪这么大,腿脚又不好,不可能给他构成威胁,加上李定六比较顺从,他就没有把李定六放在眼里。

见日军闭上眼睛,李定六心生一计,他决定趁日军睡觉的时候,杀掉这个鬼子,也算是为民除害了。

但李定六没有轻举妄动,直到日军打起了呼噜,已经陷入熟睡的时候,李定六才慢慢走了过去。

靠近日军时,李定六一把夺走了他的刺刀,并用力地刺进了日军的脖子,等日军反应过来时,这把刺刀已经刺进了他的脖子,他很快就没有了呼吸。

见日军死了,李定六打开房门,给三名被日军抓来的女子解开绳索,让她们抓紧时间离开这里。

三名女子走后,李定六没有马上离开,而是在自己的家里走了一圈,之后才不舍地离开家门,他准备回到山洞,等家人们来接他。谁知李定六刚出门,就碰到了几名日军,这几名日军发现他们的同伴死了,顿时气坏了,就举起刺刀,对着李定六的身体刺来刺去。

李定六身中数刀,倒在了血泊中。

与此同时,李定六的家人正在山洞里找他,见李定六不在山洞,众人猜测,他可能已经回家了,就准备回家找李定六。一到家门口,他们就发现了倒在地上的李定六,一检查,李定六还有呼吸,他们赶紧找来郎中,给李定六治伤。当晚,李定六便恢复了意识。

之后,李定六就把下山后的事情说了出来,他还安慰家人们,说:“今天我救了三个姑娘,还杀了一个鬼子,给老四报了仇,老四知道后,肯定很高兴。”

尽管李定六已经苏醒,但他的伤势太重,而且年纪又比较大,医疗条件十分有限的郎中也是无能为力。

三天后,李定六还是离开了人世,时年77岁。

0 阅读:53
荒沙历史呀

荒沙历史呀

书写历史故事,传播历史文化。美美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