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南京,2位老人正在小区散步,突然,一位老人被男童撞翻在地,老伴见状,冲过来想打小孩,但还是忍住了,急忙将老伴扶起,但是,老人还是骨折了,需要再次手术,当老人子女找到孩子家长,想讨要说法,可家长却反咬一口,想要追究老人责任,让老人子女火冒三丈! (信息来源:杭州日报) 傍晚六点四十七分,南京某个小区突然传来一声巨响,打破了傍晚的宁静氛围,也给邻里关系蒙上了一层阴影。声音是一名76岁老人在小区里重重摔倒发出的,而直接原因,是一个正在追逐打闹的8岁男孩不小心撞到了她。小区监控记录下了老人摔倒的瞬间,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更是让人觉得难以接受。原本只是一个意外事故,但最终却引发了全网范围内的道德谴责,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事情发生后,王奶奶很快被送到医院,检查发现是股骨颈骨折,必须动手术。王奶奶和老伴都七十多岁了,前段时间才分别做了心脏手术和骨折手术,现在又碰上这样的意外,身体和精神都受到了严重的伤害。王奶奶的女儿张女士拿着医院开出的3.8万元医疗费用单,去找那个小男孩的父母,希望能好好商量,解决医药费的问题。 但是,对方的反应令人吃惊。小男孩的妈妈赵某非但没有道歉,反而气势汹汹,双手叉着腰说:“想让我赔钱?你们先说说打我儿子的事情!”王奶奶一家没想到赵某会这样说,都被弄懵了。赵某竟然还跑到物业去告李爷爷“暴力伤害小孩”,要求查看监控录像来查清“打人事件”的真实情况。 小区监控完完整整地记录了事件:王奶奶和李爷爷互相搀扶着,慢慢地走在小区绿化带旁边。这时,两个小男孩在一旁玩耍追逐,突然冲了出来。跑在最前面的男孩撞到了王奶奶,导致她一下子摔倒在地。李爷爷看到老伴摔倒,非常着急,抬手轻轻地拍了一下撞人的男孩的后脑勺,然后马上蹲下身子,查看老伴有没有受伤。 当时,小男孩的父母就在附近,清晰地看到了整个事情的发生,令人不解的是,他们却没有采取任何行动来阻止。 《民法典》明确规定,没有行为能力或行为能力有限的人如果给别人造成损害,监护人要承担赔偿责任。南京律师协会副会长刘敏认为,小男孩在小区里跑来跑去,存在发生意外的高风险,家长没有尽到好好看护的责任,所以应该承担全部赔偿费用。之前南京江宁区法院在2023年就判过一个类似的案子:一个8岁男孩骑自行车撞伤了一位老人,他的父母被判决全额赔偿了老人的医疗费。 让人特别担心的是,髋部骨折对老年人来说可能非常危险,甚至被称为“人生的最后一次骨折”。65岁以上的人如果发生髋部骨折,一年内的死亡率可能高达25%。王奶奶在手术后出现了肺部感染和腿部血栓,两次被送进重症监护室抢救,导致医疗费用迅速增加到了12万元。 这件事很难不让人想到2006年的南京“彭宇案”。“彭宇案”之后,很多人都对扶起摔倒的老人这件事感到犹豫和为难。现在,男童家长的这种推卸责任做法,无疑会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变得更加脆弱。 “以后看到小孩跑过来,是不是得先拍个视频自保?”网友的担忧并非没有道理。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罗翔曾经说过,监护人想方设法不承担自己应尽的责任,实际上损害了社会基本的信任和规则。 更让人难过的是,男童母亲试图推卸责任的做法,会给孩子带来不良影响。有人看到,男童被母亲领走时,还在小声说:“都是那个老奶奶自己摔倒的”。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李玫瑾曾提醒,父母如果总是逃避责任,会让孩子误以为“做错了事也可以不承担后果”。 和2021年发生在杭州的一件事相比,情况就大不一样了。那次是一个男孩不小心撞坏了一辆轿车,他的父亲没有推卸责任,而是主动提出赔偿,并且带着儿子一起向车主道歉。这件事在网上引起了很多关注,大家都觉得这位父亲的做法很值得学习,称赞他是“教科书式处理”。 王奶奶骨折的事情最终会好起来,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裂痕却不容易修复。“孩子摔倒是意外,家长摔倒就是人品问题了。”网络评论点明了问题的核心。当部分家长的不良行为成为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我们应该怎样重建彼此的信任,维护人与人之间的温暖情谊?下一次如果遇到类似的情况,你会选择勇敢地伸出援手,还是为了避免麻烦而选择远离?
江苏南京,2位老人正在小区散步,突然,一位老人被男童撞翻在地,老伴见状,冲过来想
笔杆子说
2025-04-21 20:20:55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