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侦察兵抓了两个日军,秦基伟很高兴,可打开麻袋一看,两个日军都死了。他气得差点骂娘,说:“不就是抓俘虏吗,我自己来!”
当时,日军调动了很多兵力,对八路军太行军区发起了大扫荡,这股日军来势汹汹,给八路军造成了不小的麻烦,而对于日军的情况,八路军还不知晓。
在这种背景下,军区司令部就动员各部队积极抓日军俘虏,最好抓几个当官的。不过活捉日军,可比击毙日军难多了,那时候,日军几乎都接受过军国主义和武士道洗脑,宁愿战死,也不肯轻易投降。
除此之外,日军中的老兵还会告诉新兵,说八路军对俘虏的手段很残忍,一旦落到八路军手中,比死了还要难受。受此影响,想活捉一个日军就比较困难。
军区司令部的指示下达后,一时间也没有谁活捉过日军,时任太行军区一分区司令员的秦基伟不信邪。
都说日军难抓,但秦基伟就偏偏要活捉日军。
为此,秦基伟就叫来了侦察科长,让他带人潜入日占区,活捉几个日军回来,让其他军分区的人,看看他们一分区的厉害。侦察科长接到命令后,也是非常重视,挑了几个精锐骨干,就直奔日占区而去。
侦察科长的运气不错,到了日占区时,他们碰到了两个落单的日军,战士们就悄悄跟在两名日军身后,接着趁两名日军不注意,直接上前敲黑棍。
把两个日军打晕后,众人就把他们装进麻袋里,然后迅速撤回根据地,并将此事向司令员秦基伟报告。
秦基伟没想到侦察科长的效率这么高,这么快就捉到了日军,而且一抓就是两个,他很高兴。不久,侦察科长就把两个麻袋带到了司令部,他指着两个麻袋对秦基伟说:“司令员,两个鬼子都在这里面。”
“太好了,打开看看吧。”秦基伟高兴地说。
侦察科长就把两个麻袋打开。
打开一看,侦察科长愣住了,因为麻袋里的两个日军一动不动,看样子,两个日军似乎都死了。侦察科长微惊,接着就伸手探了探两人的鼻息,一检查,两个日军已经没有了呼吸,这两个日军,一个被堵住了口鼻,在麻袋中透不过气,被活生生捂死了。
另一个日军,因为不老实,被抓到的时候还在拼命反抗,给战士们造成了不小的麻烦,所以战士们下手就比较重,没有留情。装进麻袋的时候,这个日军已经奄奄一息了,经过这么长时间,死了也很正常。
如果是在别的时候,别的地方,杀了两个鬼子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但现在情况不一样,好不容易活捉了两个鬼子,却因为战士们的失误而死掉,秦基伟就感觉有些可惜,同时也有几分生气,气得差点骂娘。
不过这件事,也更加印证了活捉小鬼子很困难。
但秦基伟不信邪,他决定亲自出马。
战士们一听,纷纷劝阻,毕竟,秦基伟可是八路军军分区司令员,哪有司令员亲自上阵抓俘虏的?
只是秦基伟决心已下,他人的劝说,根本没用。
不过秦基伟也没有贸然行动,而是先派人打听一下日占区之中,哪一个地方落单的日军比较多。
经打探,秦基伟得知,日军在占领区中,新修建了几个据点,因为刚刚修建,这几个据点的电话线还没有弄好,每次传递情报的时候,就只能通过人工传递。
正常来说,传递情报这种事情,交给汉奸就行,但因为情报比较重要,加上日军信不过汉奸,就不敢把这些情报交给伪军处理,而是派了一个日本通讯兵,让他在各个据点之间传递情报。因为是在日占区,日军每次派人传递情报时,都只是派了一个人。
秦基伟决定,就抓这个日本通讯兵。
说干就干,秦基伟带了几个战士,又叫战士们拿了一根比较大的木棍和几捆绳子,然后趁着夜色来到了两个日军据点之间的公路上,根据情报,这条公路是这个日本通讯兵经常经过的地方。秦基伟决定就在这里守株待兔,一行人就趴在附近的高粱地里等候。
这一趴就是十几个小时,那个日本通讯兵,直到第二天中午的时候才出现。因为这一带属于模范县,日军对这片地区的治安充满了自信,所以这个日本通讯兵走路的时候,警惕性就很差,丝毫没有发现八路军。
看着日本通讯兵越来越近,秦基伟带人悄悄摸到了日本兵身后,联手将他制服。秦基伟担心这个日本通讯兵和上次一样,被捂死或者莫名死亡,就只是用绳子捆住他的手脚,再把他绑在这根较大的木棍上。
之后,几个战士就像抬死猪一样,把这个日本通讯兵带回了驻地,秦基伟成功抓到了一个日本俘虏。
在对这个日本通讯兵进行审讯的时候,他也交代了不少情报,这些情报,对八路军来说也有一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