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首位华裔将军傅履仁:满族富察氏,访华为省门票钱自称中国人傅履仁先生的原姓并非傅,而是富察,属于满族八旗中富察氏。 他出身满族贵族富察氏,祖上曾是清朝正红旗的世袭佐领,显赫一时;他又是美国首位华裔将军,军衔一路升至少将,创下历史。然而,这位传奇人物访华时,竟为了省下几块钱的门票费,自称是中国人。 傅履仁的本姓并非“傅”,而是满族八旗中的“富察氏”。这个姓氏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末年,金代时达到巅峰,清朝时更是声名显赫。傅履仁的先祖是正红旗的世袭佐领,地位不低。他的曾祖父倭和做过山海关总兵,和副都统谦德关系密切,而谦德的祖上是清代顺承郡王,家族底蕴深厚。到了近代,富察氏虽不再显贵,但这份贵族血脉依然流淌在傅履仁身上,影响着他的人生轨迹。 傅履仁的父亲傅泾波是他人生的重要引路人。1918年,18岁的傅泾波随父亲傅瑞卿到天津,参加全国基督教青年大会,第一次见到美国学者司徒雷登。司徒雷登的演讲让他深受触动,当时他正在北大读书,接触过胡适、陈独秀等大咖,思想上曾偏向理性主义。但1920年进入燕京大学后,他成了司徒雷登的助手,帮着推动教育改革,还在1922年受洗,坚定了基督教信仰。1946年,司徒雷登当上驻华大使,傅泾波跟着做顾问,直到1949年一起回美国。这段经历不仅塑造了傅泾波,也为傅履仁后来的发展打下基础。 1950年,傅家移民美国,16岁的傅履仁跟着到了纽约。父亲给他找了所私立学校,还安排他住进普通美国家庭,让他尽快适应。他脑子灵光,三年就搞定了英语,考进乔治城大学外交学院。本来他想干外交,帮中国发声,可惜时局不允许。1957年,他入了美国籍,转到华盛顿大学法学院,三年后拿下法学学位,当了律师。不久后,他应征入伍,进了美国陆军军法署,从中尉干起。1964年升上校,1984年当上准将,1989年晋升少将,成了美国首位华裔将军。1991年,他还做到军法署署长,直到1993年退役。这一路,他靠的是真本事和硬实力。 1995年,傅履仁以麦道中国总裁的身份访华,抽空去了趟北京颐和园。那时候,外宾票价是本地游客的十倍。他走到售票处,看到价格差,灵机一动,用一口京腔普通话跟售票员说自己是中国人,最后真就买到了本地票。这事听着挺逗,但也透着他对故土的亲近感。他不是为了占便宜,而是用这种方式表达自己没忘根。有人觉得他是大人物还这么“抠”,但更多人觉得这恰恰是他接地气的一面。 退役后,傅履仁没闲着,投身商界。1995年,他加入麦道公司,后来麦道并入波音,他又当上波音中国执行副总裁,忙着开拓中国市场。他还做过安然中国公司的董事长,搞能源项目,军事纪律让他干啥都特别靠谱。除了赚钱,他还热心华人社区的事务。2004年,他拿下华裔先锋奖;2006年,当选百人会会长,推动中美交流;2008年,他出力让司徒雷登的骨灰归葬杭州。2010年5月11日,他在马里兰州国家海军医疗中心因心脏病去世,享年75岁。他的妻子宗毓珍和孩子们陪他走完最后一程。 傅履仁不只是个成功的军人、企业家,更是中美文化交流的桥梁。他在军中打破了华裔的天花板,证明了亚裔也能闯出一片天。商界生涯里,他帮美国公司打开中国市场,促进了经济往来。在华人社区,他推动教育、文化项目,还帮着把司徒雷登的遗愿带回中国。他的故事不光是个人奋斗史,也是两国关系里的一段佳话。
87岁华裔老人在美国被揍3次后,决定回中国,放弃美籍恢复中国籍。“我这把年纪到
【6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