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3月20日,年迈的于凤至老人在93岁高龄离开了人世,年事已高的她在临终时,由于三个儿子已先后过世,身旁只剩下了唯一的女儿张闾瑛陪伴。 张学良出生在富裕家庭,是军阀张作霖的大儿子,注定要走不寻常的路,于凤至,吉林富商之女,自幼聪慧,五岁便跟着兄弟们读书,在那个年代,女子无才便是德,可于凤至的父亲却鼓励女儿读书,这在当时可谓开明之举,也为于凤至日后成为张学良的贤内助打下了基础。 1915年,算命先生说于凤至有“凤命”,能旺夫,张作霖一听,马上决定让她做自己的儿媳妇,18岁的于凤至嫁给了15岁的张学良,说是嫁,其实更像是一场政治交易,张作霖相中了于家的财富和于凤至的好运气,觉得这能帮他稳固地位。 张学良年轻时脾气挺冲,对这桩包办婚姻当然不乐意,他叫于凤至“大姐”,敬重她,却始终少了爱情的火花,这位受过新式教育的女性,并没有选择像传统女性那样忍气吞声,她用自己的智慧和温柔,慢慢地化解了张学良的抵触,也赢得了张作霖的认可,在张家大院,她不仅是张学良的妻子,更是他的得力助手,帮他处理各种事务,游刃有余。 1928年,张作霖在皇姑屯被炸死了,东北局势一下就乱了,张学良在关键时刻接过了奉系军阀的权力,在这场权力交接的风暴中,于凤至展现出了她非凡的政治头脑,她不仅稳住了张家的内务,还经常帮张学良处理各种政治事务,成了他最倚重的顾问。 在杨宇霆、常荫槐事件中,于凤至给出了重要建议,帮助张学良迅速稳住了局面,除了在政治上的贡献,于凤至也热心公益事业,她深知教育的重要性,创办了多所学校,为东北的教育事业做出了贡献。 1930年辽西水灾,她积极组织赈灾,展现了她的社会责任感和组织能力,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于凤至不仅是张学良的妻子,更是他的得力助手,一个真正的贤内助,西安事变,是张学良人生的转折点,也是于凤至命运的转折点,张学良被蒋介石软禁时,于凤至一直陪在他身边,从来没离开过。 1940年,她查出患有乳腺癌,不得不去美国治疗,对凤至来说,美国的生活是个全新的挑战,她一边治病,一边学习炒股,竟然在股市中闯出了一片天地,积累了巨额财富,她心里始终惦记着张学良,用赚来的钱在美国买了两套房子,一套自己住,一套留给张学良和赵四小姐。 1964年,于凤至收到了张学良的离婚协议,那一刻,她的世界仿佛崩塌了,她懂得张学良的决定,也支持了他的爱情,但她对张学良的爱,从未改变,她在墓碑上刻了“张于凤至”四个字,一直到死都记得自己是张夫人,她还在自己的墓旁留了一个空位,希望能和张学良在来世相伴。 赵四小姐,另一个与张学良命运纠缠的女人,她年轻漂亮,对张学良的爱热烈而执着,她陪伴张学良度过了漫长的幽禁岁月,最终成为他的妻子,在夏威夷,赵四小姐也在自己的墓旁边留了个空位,和于凤至的位置遥遥相对,张学良最后决定和赵四小姐一起安葬在夏威夷。 于凤至的等待,终究成了遗憾,两位女性,用不同的方式爱着同一个男人,她们的命运,因张学良而交织,也因时代而悲情,张学良的经历,不仅关乎他个人,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面貌,他在乱世中和两个女人发生了情感纠葛,展现出爱情的甜蜜、牺牲的艰难和现实的无奈。
1990年3月20日,年迈的于凤至老人在93岁高龄离开了人世,年事已高的她在临终
子辰话史吖
2025-04-22 12:36:38
0
阅读: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