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人民日报了!”近日,云南,民警泼水节巡逻,短短2小时就“捡”了12个小孩,奇怪的是,其他小孩都因为走失大哭,却有一个小男孩不哭也不闹,民警询问他不着急吗?不料,小男孩竟然说:我是第二趟来了!一句话把民警逗乐了,网友:中国人捡到走丢的孩子第一件事--投喂! 繁忙的执勤点,看起来像个临时的儿童看护站。一些孩子大声哭喊,分不清是眼泪还是被泼洒的水花;一些孩子则紧张地抓着衣服,害怕地发抖。执勤点里的12 名都是民警刚才巡逻找到的。现在的家长都粗心大意到这个地步了吗?竟然同时有十几个孩子走丢。 原来是正逢泼水节,云南的传统节日泼水节。不少来自外地的游客都来到了云南,一起感受这个盛大节日的氛围。震耳欲聋的锣鼓声,四处飞舞的水花,人们的欢笑声汇聚成一片快乐的海洋。 为了保护群众的安全,云南当地也是派出了很多警力,安排到人流量密集处。不巡逻还不知道,一巡逻没走多远就能发现一个野生小孩。 把这些孩子们都安置到执勤点后,民警们立即展开了分工协作:一人打开执法记录仪留存信息,两人用干毛巾为孩子擦拭淋湿的头发和衣物,其余民警则有序登记孩子姓名、家长联系方式。 执勤点桌上摆着提前备好的温水瓶,民警逐个为孩子递上温热的矿泉水,提醒 “小口喝,别呛着”,并将备用的警用雨衣改造成临时披风,给年龄较小的孩子披上防风。为了更好地安抚孩子们,民警用手机播放起了动画短片。 等待家长期间,民警定时检查孩子的体温,为踢掉鞋子的幼童重新穿好凉鞋,用警用急救包为擦伤的孩子消毒贴创可贴。当第一位家长匆匆赶到时,民警先让孩子通过视频与家长确认,再仔细核对户口本信息,临走前还送给孩子印有安全热线的卡通手环,叮嘱家长 “节日人多,记得牵好小手”。 有些家长挨了批评还理直气壮,声称“孩子小就应该散养”。散养不是完全放任不管!难道孩子是泼水节的青蛙,扔进水里就能自己游回来?孩子成长需要引导和保护,不是放手了就能自然成才。 这说明有些家长安全意识不够强。他们太过于相信社会治安,觉得“反正有警察”,就把孩子的安全放在了不确定的境地。而像儿童防丢手环、定位器和专门给孩子玩耍的安全区域只能我一种保护手段,而不能完全依靠这些。 泼水节的热闹气氛,绝不应该以牺牲孩子们的安全为代价换取。希望往后过节,家长们都能绷紧安全弦,别让一场狂欢变成全家的揪心时刻。毕竟,平平安安才是最大的福气! 信源:人民日报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前,有许多民警是“半路出家”的。原来,为了解决公安机关警力不足问
【11评论】【1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