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抗日战场上的节节胜利,震惊世界,随后便是一系列联动效应,1942年10月,

时说历史 2025-04-22 17:53:42

中国在抗日战场上的节节胜利,震惊世界,随后便是一系列联动效应,1942年10月,美国宣布取消在华领事谈判领事裁判权和各项特权,英国也紧随其后,巴西,比利时,挪威,加拿大,荷兰,丹麦,葡萄牙等国也相继宣布放弃在华特权,连正在跟中国抗战的日本都被迫宣布将九龙香港以外的租界和华特权全部废除。

1941年,太平洋战争还正在被阴云笼罩。中国在抗日战争中的节节胜利和英勇抵抗引起世界人民的震惊,中国创造了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抗击世界一流强国的奇迹,鼓舞了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人民英勇的站起来反抗,也要也让英美苏等反法西斯国家欢欣鼓舞。

中国的国际地位显著提高了,不再是昔日被迫签订《南京条约》,《北京条约》,《甲午中日条约》的清政府,不再是签订21条的袁世凯,不再是在巴黎和会上面临艰难处境的段祺瑞等北洋军阀,中国人真的站起来了。

当时美国为了考虑到中国逐渐提升的国际形象,也为了减轻中国抗击日本的压力,减轻太平洋上的压力。所以在1941年5月下旬,美国的国务卿赫尔致电中国外交部长,并在信中明确的表示“希望能和中国政府有步骤谈判和订立协定,取消一切有特殊性质的权利。”

美国又与英国政府磋商,取消在华的领事裁判权 名义为增强中国对日作战的效能,本质目的为能让中国将全部力量投入到对日作战中,鼓舞中国作战,减轻在太平洋上的压力。

美国所提出的废除取消各项特殊权利的看法,立刻征得了英国的同意,所以1942年10月,美国副国务卿便将取消对于华领事裁判权和有权关特权的文案准备完毕,为了表示尊重,直接当面交给了中国的驻美大使。

然后三国又在重庆举行谈判,围绕订立新约问题进行交涉。日,当时日本已经在太平洋战争中处于不利局面,特别是中国的抵抗给了它极大的压力,他昔日立下的在1940年解决中国问题的豪言壮语早已经不复存在。

如今看是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增强,日本也不得不改变对华政策,所以在1942年12月21日召开会议,并公布了《为完成大东亚战争所需要的对华处理根本方针》,其中的一项内容,明确表示将废除九龙香港以外的租借治外法权以及其他各种特殊事项。

同时给为日本合作做“奴才”的汪伪政权极大的自主性,后来在1943年1月9日,跟汪伪政府签订了关于《交还租借及撤销和废除治外法权的协定之协定》。

而在1943年1月11日,中美英在华盛顿签署了关于《取消美国在华治外法权及处理有关问题之条约》后,中英又在重庆签署了关于取消英国在华治外法权及其有关特权的条约。宣布取消原本在1901年与中国政府所签订的协议书,交还在中国的租界。

随后,其他国家巴西,比利时,挪威,加拿大,瑞典,荷兰,丹麦,葡萄牙等国家也相继宣布废除在华特权。昔日清政府对外妥协,签订种种屈辱条约所带来的耻辱,伴随着中国抗日战争的顽强抵抗。中国终于取消了,这些条约的废除是中国人民长期斗争的结果,是中国人民和政府坚持抗战的结果,是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的结果。

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败形式,其实已经要见分晓了。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升,所以在1943年10月30日中,美英苏中四国又在莫斯科签署了关于普遍安全的宣言,表示四国将一致对轴心国继续作战,直到他们放下武器。

然后蒋介石还率领一个庞大的代表团前往开罗,与美国的罗斯福,英国的丘吉尔共同举行会议,商讨对日作战及其战后和平问题。在宣言《开罗宣言》中,明确表示将剥夺日本在1914年一战后在太平洋所获得的所占领的岛屿,同时将日本窃取的中国领土全部归还中国。

在1944年左右,中国又参加了创建联合国的工作 并跟当时50个国家的代表在旧金山参加联合国的制宪会议。 其中的代表便有顾维钧,王宠惠,胡适等人。

而顾维钧曾是昔日巴黎和会的代表之一,在一战中中国本是战胜国,德国在山东的权益本应还给中国,将青岛还给中国,可是德国在山东的权益尽反而被转给了日本,那是一场屈辱的决定,我国本是盛战胜国却却成了输家。

顾维钧作为代表,曾见证了巴黎和会的屈辱时刻,而今他们又见证了中国走向富强的样子,他们参与联合国制宪会议,终于以战胜国的姿态出席会议,在会议上还一致通过了《联合国宪章》。中国也成为了当时的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

0 阅读:49
时说历史

时说历史

时说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