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国民党312师副师长黎强被我军俘虏。在审讯过程中,黎强却表示:“帮我向共产党发个电报,不用多,8个字就行。” 黎强,原名李碧光,1915年出生在四川安岳县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家里。家里不富裕,但他从小就挺聪明,脑子活络,喜欢读书。那时候国家乱糟糟的,日本鬼子到处欺负人,黎强看着心里也不是滋味。他有个表哥叫姚仲署,是共产主义者,没少给他讲革命的事儿,说国家要翻身,得靠大家一起干。黎强听着听着就入了迷,觉得这道理靠谱。 抗日战争一打响,黎强坐不住了。他没啥大本事,但有一腔热血,就跟着表哥搞起了宣传,印传单、发传单,喊大家起来抗日。那会儿他才二十来岁,年轻气盛,觉得自己干的事儿特有意义。后来,党组织看他脑子好使,又有胆量,就找他聊了聊,问他愿不愿意干点更重要的活儿——潜进国民党里头,给共产党当“内线”。黎强没多想就点了头,心想这不就是为国家出力吗,怕啥? 1940年,黎强正式接了任务。党组织通过关系把他塞进了国民党中央军校,这地方可是培养军官的摇篮。他在那儿学得挺认真,成绩也不错,毕业后又被送进中统训练班。中统是国民党搞情报的特务机构,里头的人个个精得跟猴似的。黎强硬是靠着自己的本事混出了头,先是当上了省特会一组的主任干事,后来又升到川室视察。这俩职位听着不咋响,可手里攥着不少情报渠道,对共产党来说,简直是宝。 潜伏的日子不好过,黎强得时时刻刻装得像个“忠心耿耿”的国民党军官,还要偷偷摸摸地把情报传出去。国民党那边特务多,查得严,一个不小心就得露馅。他得跟同事喝酒吹牛,装得跟他们一条心;回家还得小心,别让人看出破绽。那时候也没手机啥的,传递情报全靠人肉送信,风险大得没法说。可黎强硬是扛住了,几次关键情报送出去,直接帮我党挖出了国民党埋的特务窝,救了不少同志。 到了1949年,解放战争已经打得国民党没啥还手之力了。渡江战役前,黎强被调去当45军312师副师长。这位置不低,可他心里清楚,国民党这艘破船是真要沉了。他没想着跟着蒋介石死扛到底,而是琢磨着怎么再帮一把革命。那会儿部队还想操练备战,黎强直接下令停了,改成修工事。他这招儿其实是拖时间,不想让弟兄们白白送死。战役一开打,他带着部队撤出南京,半路上碰见我军,眼都不眨就下令投降。这动作快得让人怀疑,他到底是咋想的。 被我军抓住后,黎强没慌也没乱,审讯时还挺镇定。他没多废话,就提了个要求:“帮我向共产党发个电报,不用多,8个字就行。”这8个字是:“我党有无黎强同志。”我军这边一听,觉得这事儿不简单,赶紧把电报发了出去。没多久,中央回了信:“速将黎强同志送至北平。”这下真相大白了——黎强压根儿不是啥国民党军官,他是我党派去潜伏的卧底! 这消息一出来,周围人都傻眼了。谁能想到,一个堂堂副师长,居然是共产主义者?黎强这身份藏得太深,十几年如一日地演戏,连国民党高层都没看出猫腻。他的电报其实就是个暗号,证明自己身份的同时,也是在说:“任务完成了,接我回去吧。” 黎强这十几年可不是白混的。他在国民党内部搞到的情报,帮我党破了不少案子,尤其是在解放战争后期,国民党特务活动猖獗,他的情报直接让不少特务现了原形。渡江战役那会儿,他带着部队投降,也少了不少伤亡。这功劳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但搁在那个年代,哪个不是拿命换来的? 他这人也没啥特别光环,就是个普通农民出身的小伙子,靠着信念和脑子,一步步走到这位置。比起那些大人物,黎强可能名气不大,可他干的事儿,真挺接地气,也挺实在。那年代像他这样的人不少,默默干活,不图名不图利,最后连命都能豁出去。 1949年那会儿,国民党已经是一盘散沙,蒋介石想跑,底下的人也各有打算。有人死扛,有人投降,还有人像黎强这样,干脆反戈一击。黎强的故事听着传奇,其实也是那时候历史的缩影。国民党内部早就不是铁板一块,我党安插的内线多得去了,黎强只是其中一个。他能混到副师长这位置,说明我党的地下工作有多牛,也说明国民党自己瞎折腾,把不少人才都逼到了对立面。 黎强投降后被送到北平,后来咋样没太多记载。有人说他回了四川老家,也有人说他继续为新中国出力。不管咋样,他这辈子值了,干了件大事,也留下了个让人津津乐道的故事。
1943年,新四军活捉了国民党副总司令韩德勤,陈毅愁眉不展,想装作不认识放他走,
【6评论】【25点赞】
飞瀑流涧
隐蔽战线上的英雄,值得我们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