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封侯,宋封王,明封大帝”是一句概括中国历史上不同朝代对关羽追封尊号的俗语,反

小黑追溯历史 2025-04-22 23:50:48

“汉封侯,宋封王,明封大帝”是一句概括中国历史上不同朝代对关羽追封尊号的俗语,反映了关羽在死后地位不断被神化、提升的过程。具体含义如下:

 1. 汉封侯   -背景:关羽生前为东汉末年蜀汉名将,死后被蜀汉后主刘禅追谥为“壮缪侯”(《三国志》记载)。     - 含义:汉代(蜀汉)仅给予“侯爵”封号,属于对功臣的常规追谥,地位相对普通,尚未神化。

 2. 宋封王   - 背景:宋代开始,官方和民间对关羽的崇拜逐渐升温。      - 北宋:宋徽宗崇信道教,先后封关羽为“忠惠公”“崇宁真君”“武安王”。      - 南宋:宋高宗加封“壮缪义勇王”,宋孝宗封“英济王”。     - 含义:宋代将关羽从“侯”晋升为“王”,宗教色彩加强(如“真君”称号),标志着关羽从历史人物向宗教神祇转变。

 3. 明封大帝    - 背景:明代对关羽的崇拜达到顶峰,尤其万历年间:      - 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明神宗封关羽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天尊关圣帝君”,正式晋升为“帝”。     - 含义:      - “大帝”是帝王级别的尊号,地位超越人间王侯。      - 明代将关羽纳入国家祭祀体系,赋予其护国神、伏魔天神的职能,儒释道三教均推崇关羽(儒家称“武圣”,佛教称“伽蓝菩萨”,道教称“关帝”)。

0 阅读:22
小黑追溯历史

小黑追溯历史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