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展前这两天,见到了多位智驾(智能辅助驾驶)行业的朋友,也聊到了目前的新规。现在外界的解读五花八门,各种说法都有,搞得人心惶惶的。从我了解到的情况看,其实这次是两件事。
第一件事,从技术发展和实现路径上,是鼓励进步,甚至要求加快进步的。要求通过技术落地,来打破智驾此前的模糊边界,L2就是辅助驾驶,L3就是有条件的自动驾驶。希望企业真的能做到L3的商用量产落地,从技术性、安全性上都能保证。
第二件事,是宣传上不允许打擦边球,辅助驾驶不能宣传为自动驾驶,不能去误导消费者乱用系统、造成安全隐患。
所以并不存在技术上开倒车的问题,目前在自动驾驶这个领域,也有中美竞争的大背景,所以不可能自断手臂。
至于审批带来的OTA节奏变慢,反馈也是偏乐观的,跑通流程,后面再跑会更快。唯一影响:可能就是“用户内测”这个口子还不会松,对媒体抢快有影响,因为无法提前拿到新版本,节目周期也会拉长。不过对于这件事,我倒觉得还好,抢快,不如去深耕内容。
另外,OTA的节奏慢下来,并不代表技术演进也慢下来了。举个例子,过去为了传播,主机厂可能会把10个功能,分成5个小版本,推给内测用户,一周推1次,差不多5周推完。
现在,你必须把10个功能,一次性推给用户,因为每次OTA都要审报,反而是一次推完效率最高。 所以时间上可能还是1个多月,但节奏从过去的少吃、多餐变成了现在的一口吃饱。
总之在辅助驾驶大范围上车的情况下,在逐渐影响消费者选购决策的情况下,监管及时介入是好事,这会帮助行业更加健康的发展。
所以L3,不是不能讲,而是需要在技术上真能落地,真能实现,你能做到,你就可以讲,做不到,就不要讲。
至于法规的跑通时间,应该在今年底有戏。
所以我给大家的建议是:去影响身边的人正确使用辅助驾驶,对驾驶抱有敬畏之心,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其他交通参与者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