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采掘红线管理能否成为全国煤炭行业安全的范本? 近日得知,山西在煤矿采掘红线管理方面有了显著的进展与成效,其“制度+技术+监管”三位一体的模式有希望为全国煤炭行业提供安全管理的范本。 截至2025年4月,山西已有586处煤矿开展了采掘红线管理,临汾市更是经由逐矿督导构建采掘红线档案,保证作业范围处于可控状态。2025年5月起施行的《山西省煤矿采掘红线管理规定(试行)》明确规定煤矿要划定年度采掘边界,严禁超范围作业,并且对变更红线范围实施严格的审批程序。 从事故预防与监管成果来看,2020年山西通报的两起煤矿事故(潞宁煤业越界开采、亨元顺煤业隐瞒工作面)表明,红线管理的缺失直接造成重大安全隐患。 而临汾市推行“双红线”管理(技术红线+安全红线)之后,通过地面物探、风险评估等手段,有效地管控了隐蔽致灾因素,减少了超层越界的行为。 部分煤矿还借助5G、AI等技术达成无人化采掘,例如新元煤矿依靠智能作业平台实时监控作业的合规性。对于煤炭行业的安全管理,山西采掘红线管理带来诸多启示。 它规范了生产秩序,强化了风险预控,通过划定采掘边界、普查隐蔽致灾因素,从源头上减少“私挖乱采”“隐蔽工作面”等违法行为;压实了企业的主体责任,要求企业对红线范围内的作业安全负全部责任,像山西焦煤集团把瓦斯超限、支护违规等行为纳入安全操作红线,对责任人进行顶格处罚;实现了动态监管与科技赋能,通过远程监察、传感器监测等技术手段,对瓦斯超限、一氧化碳异常等风险进行实时预警,山西局对高瓦斯矿井强制安装激光甲烷传感器;同时还加强了事故追责与信用惩戒,对越过红线的煤矿,采取停产整顿、纳入失信名单、行刑衔接等措施,例如永安煤矿因为“一风吹”排放瓦斯被处罚190万元并且停产20天。 山西推行采掘红线管理有其时代背景与深层次的原因。 行业安全形势倒逼改革,山西煤矿事故频发,如2007年蒲邓煤矿瓦斯爆炸致使28人死亡,暴露出当前监管存在漏洞,红线管理是应对系统性风险的必然选择。政策驱动与治理转型,国家“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以及山西“双碳”目标之下,传统粗放式的开采模式难以为继,需要向“事前预防”转型。技术进步与产业升级,智能化采掘技术(如5G远程控制)为红线管理提供技术支撑,同时倒逼企业淘汰落后产能。社会与经济的双重压力,煤炭行业面临资源枯竭、生态修复的压力,红线管理既是安全的要求,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 总之,山西采掘红线管理以刚性制度划定生产边界,以科技手段强化动态监管,以严格追责压实责任链条,其模式值得全国煤炭行业借鉴与关注。 山西矿权 山西潞安化工 山西煤宝 临汾电煤 山西磁铁矿 山西好公仆 山西省锦标 山西环耀 山西喷吹煤粉
果然大同案一过后,已经开始对当代准新人产生影响了! 山西金山村一桩婚事闹崩了
【1038评论】【30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