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预计对华关税将大幅降低特朗普上任之前中国已经早有布局热点解读 特朗普等不到中国的电话,开始自找台阶下——美国财长贝森特关于中美贸易战"不可持续"的表态,以及特朗普宣称对华"友好"并计划大幅降低关税的言论,这种姿态转变的背后,既暴露出现实经济压力,也折射出大国博弈的复杂逻辑。
自2018年贸易战爆发以来,美国对华加征关税已演变为伤敌自损的双刃剑。美国企业承受着约42%的额外成本,消费者物价指数因关税上涨抬升了0.5个百分点。
当前,美国面临通胀高企、债务危机和选举压力,调整对华关税政策成为缓解经济困局的现实选择。
中国对本轮特朗普贸易战早有防备,在承受贸易战冲击的同时,通过产业链调整和市场多元化增强了经济韧性,这或许促使美方重新评估对抗政策的有效性。
贝森特强调谈判"尚未开始且艰难",暴露出双方核心利益冲突犹存。美国在技术封锁、产业补贴等结构性问题上仍持强硬立场,而中国对特没谱的反复无常始终保持高度警惕。
更关键的是,美国两党对华战略竞争共识已形成,任何实质性让步都可能造成政治动荡。
从全球经济视角看,中美关税战降级将缓解供应链压力,为复苏注入动能。但两国关系的本质已超越单纯经贸范畴,科技竞争、地缘博弈与意识形态对抗相互交织,使得贸易摩擦的解决难以孤立推进。若美方仅将关税调整视为战术性妥协,而非战略性转向,那么暂时的缓和恐难阻遏新冲突点的爆发。
专家认为,中美若能在相互依存中寻找利益平衡点,或能为全球经济治理提供新范式。但这一愿景的实现,需要特朗普政府超越零和思维,在平等对话中重建互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