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杭州,一男子婚前买了3套房,然后当起了包租公。婚后男子在房产证上加了妻子的名

小张的社会 2025-04-23 14:07:48

浙江杭州,一男子婚前买了3套房,然后当起了包租公。婚后男子在房产证上加了妻子的名字,可谁知妻子却以男子游手好闲,只会在家带娃,没什么本事,提出了离婚,并要求分割60%的房产份额。男子果断拒绝,称这3套房都是婚前个人财产,加名并不代表自愿赠与。法院判了!   “他除了每天接送孩子上下学,就是研究菜谱,甚至在家开起了手工烘焙工作室。连水电费都不会交!当初以为找了个金龟婿,结果是个家庭煮夫!”李女士(化名)向闺蜜吐槽道。   这场因三套婚前房产加名引发的离婚大战,最终以她分得25%份额收场。但让全网震惊的是,男方婚前全款购买的千万房产,婚后加名居然不全算“赠与”,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李女士和陈先生是在朋友聚会上认识的。这个穿着亚麻衬衫的“职业房东”,轻描淡写地提到自己名下有三套钱江新城的房子,租金收入足够全家躺平。   三个月后,两人闪婚,婚礼上陈先生当众宣布:“房产证都加晓雯的名字,以后她就是家里的财政大臣。”   婚后第三个月,三本红通通的房产证陆续换上了夫妻共有的名字。李女士辞去互联网公司的高薪工作,安心当起全职太太。   起初她沉浸在收租的喜悦中:“每月躺着收8万租金,这不比996香?”但渐渐的,她开始嫌弃丈夫的“躺平人生”——这个每天接送孩子、研究烘焙食谱的男人,连物业费涨价都算不明白。   “别的男人都在搞事业,你却在家带娃?”2023年七夕,李女士看着陈先生端出的手工蛋糕,终于爆发了。     起诉离婚时,李女士在诉状里写得明白:“男方游手好闲,对家庭经济贡献为零,我要求分割60%房产份额。”她的律师当庭出示了三段录音:   “房贷?我婚前就还清了,要你操心?”(2021年购房贷款结清证明)   “孩子家长会你能不能去一次?老师以为我单亲!”(2022年亲子沟通记录)   “这月租金到账没?你连银行APP都不会用?”(2023年夫妻对话录音)   但陈先生的反击堪称“教科书级别”。他不仅拿出了三套房产的全款购房合同、2018年的银行转账记录,还提交了厚厚一叠“家庭贡献证据”:   女儿幼儿园三年的接送记录(日均往返12公里)   家庭收支明细账(精确到每笔物业费支出)   社区开具的“最美家庭主夫”证明(2022年社区评选活动) “加名是为了让她有安全感,但从没说过要送一半房子。”陈先生在庭上直言,“她嫌弃我没本事,可家里哪一样不是我在操持?”   一审法院经审理后认定,房子虽为陈先生婚前个人财产,但婚后加名行为视为“部分赠与”。最终判决李女士分得25%份额,核心依据有三:   第一:出资贡献占比:婚前全款购房权重占70%   第二:婚姻贡献量化:三年全职太太不等于重大付出   第三:公序良俗考量:贬损配偶不可作为多分理由   李女士上诉时打出“女性权益”牌,却被二审法院当庭驳回。主审法官在判决书中还罕见地使用了“婚姻投机”一词。   这一判决迅速登上热搜,网友热评呈现两极化:   有女性网友说:“全职太太的青春不值钱?加了名还拿不到一半,以后谁敢结婚?”   有法律博主说:“终于等到理性判决!婚前全款房加名本就该看贡献,盲目均分才是对出资方的不公。”   还有男性网友说:“我支持!带娃做饭不是‘没本事’,家庭劳动就该被看见!”   这件事也提醒了我们婚姻从来不是财产的保险箱,房产证上的名字更写不出真心。当“包租公”与“全职太太”的角色滤镜破碎,法律最终选择了回归公平——不是偏向某一方,而是让每一份真诚的付出都有迹可循,让每一次草率的算计都付出代价。   对此你们怎么看?   (来源:河南民生频道)    

0 阅读:187

评论列表

定南赖布衣

定南赖布衣

1
2025-04-23 15:21

这个女的养鱼成功了一半,

用户19xxx74

用户19xxx74

1
2025-04-23 15:25

人心不足蛇吞象。

小张的社会

小张的社会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