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摩亚总理菲娅梅(Fiame Naomi Mata’afa)在2021年上台后,迅速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尤其是她在处理与中国关系上的强硬态度。 她上任没多久,就直接叫停了一个中方支持的港口项目,这事在当时掀起了不小的波澜。有人把她贴上“反华”的标签,但这背后的事远没那么简单。
菲娅梅2021年5月正式当上萨摩亚总理,成为这个太平洋岛国独立以来第一位女领导人。她在萨摩亚政坛摸爬滚打几十年,背景硬得很。 早年她是萨摩亚传统政治家族的后裔,父亲就是前总理,家里政治资源深厚。她自己也干过副总理,还当过好几届议员,经验老道得很。 2021年大选,她领导的人民党打败了长期执政的人权保护党,结束了对方20多年的统治。
这场选举可不轻松,萨摩亚政局一度乱成一锅粥,老总理图伊拉埃帕死活不认输,搞得法院都得介入,最后菲娅梅才算正式上位。 她上台时喊的是“变革”和“自主发展”,听着挺接地气,但也埋下了她对外政策强硬的伏笔。
中国和萨摩亚在1975年就建交了,萨摩亚还是太平洋岛国里第二早跟中国搭上线的。 几十年来,中萨关系一直挺友好,中国给萨摩亚修路、建桥、搞医院,援助了不少项目。萨摩亚经济不咋地,农业和旅游业是支柱,基础设施又差,中国这帮衬还真挺管用。 到了近年,中国在太平洋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尤其是在“一带一路”框架下,跟不少岛国签了合作协议。
萨摩亚也跟着沾光,比如中国援建的国家医疗中心,还有农业示范项目,都实打实帮了当地人。萨摩亚也一直支持一个中国政策,在台湾问题上跟中国站一块。 按理说,这关系应该挺铁的。 但问题来了,友好归友好,萨摩亚毕竟是个小国,人口不到20万,经济底子薄,靠外援过日子。中国的援助虽然多,可也让有些人开始担心“债务陷阱”。
这不是萨摩亚独有的想法,整个太平洋地区都有这种声音。 西方国家,尤其是澳大利亚和美国,老早就盯着中国在这的动作,觉得中国影响力大了,对他们的地盘是个威胁。菲娅梅上台前,这矛盾就有点苗头了。
现在说说这个被叫停的港口项目。 具体来说,这是中国提议在萨摩亚首都阿皮亚附近建一个新码头,预算大概2亿人民币。这项目本来是老总理图伊拉埃帕在任时谈的,打算升级萨摩亚的港口设施,毕竟现有码头老旧得很,船一多就挤得慌。 码头建好了,能拉动贸易、旅游,还能创造就业,对萨摩亚这种小国来说,诱惑不小。
中国出钱出力,算是个双赢的买卖。之前中国在萨摩亚搞的基础设施项目,像道路、桥梁啥的,都挺成功,所以这港口项目一开始也没啥大争议。 图伊拉埃帕跟中国关系好得很,签了不少合作协议,这码头不过是其中一个。 可菲娅梅一上台,风向就变了。她2021年8月公开说,这项目“没必要”,直接给否了。
当时她给的理由是,萨摩亚现有的港口够用,再建一个花大钱的项目不划算,还可能会加重国家债务。这话听着挺实在,但明眼人都知道,这背后没那么简单。 菲娅梅叫停港口项目,外面有人立马给她扣了个“反华”的帽子,说她这是跟中国对着干。但咱得冷静想想,这事真能简单归成“反华”吗? 其实没那么绝对。
先说经济这块。萨摩亚这种小国,财政本来就紧巴巴,外债不少。中国虽然援助多,但不少是贷款性质的,萨摩亚得还。 国际上老有人嚷嚷“中国债务陷阱”,虽然这话有点夸张,可对萨摩亚来说,多一个大项目确实得多掂量。 菲娅梅上台时,萨摩亚外债占GDP的比例已经不低,她不想再给自己添包袱,这心思挺好懂。
她自己也说过,萨摩亚得“量力而行”,不能为了面子工程把国家拖垮。 现有码头虽然旧,但修修补补还能用,新码头这2亿的项目,对一个年财政收入才几个亿的小国来说,真不是小数目。叫停项目,至少表面上看,是个务实的决定。 再看看政治层面。菲娅梅刚上台,根基还不稳,图伊拉埃帕干了20多年,亲中政策是他的招牌之一。
菲娅梅要想站稳脚跟,得跟前任划清界限,拿出点不一样的东西。 她喊的“自主发展”口号,本质上就是要让萨摩亚少靠外人,自己说了算。叫停一个前任留下的中方项目,既能体现她的独立性,又能给支持者交个答卷,一举两得。 萨摩亚国内也不是铁板一块。有人觉得中国援助好,有人担心靠太近会被“控制”。菲娅梅这时候踩刹车,也是在平衡国内声音,稳住自己的位置。
还有国际这层因素。太平洋是澳大利亚和美国的后院,中国在这影响力大了,他们肯定不乐意。菲娅梅上台前后,西方媒体老拿中国跟太平洋岛国的合作说事,渲染“威胁论”。 澳大利亚还专门搞了个“太平洋提升计划”,就是想挤兑中国的影响力。
菲娅梅虽然没明说,但她不可能不知道这局势。 叫停港口项目,多少有点向西方示好的意思。毕竟萨摩亚跟澳大利亚、新西兰关系也不错,经济上还得靠他们。她这步棋,可能是想在中美之间找平衡,不完全倒向哪一边。
菲娅梅“反华”吗 外面有人喊菲娅梅“反华”,但她真反华吗?从她上台后的表现看,没那么极端。 2022年5月,中国外长王毅访问萨摩亚时,菲娅梅还挺客气,说了些“祝贺中共百年”“支持中国发展道路”之类的话,合作成果也提了不少。这态度可不像要翻脸。 她叫停港口项目,更像是针对具体事,而不是全面反中。中萨关系里,中国援建的医疗中心、农业项目啥的,她都没动,还照常合作。
2024年11月她访华,双方还签了合作文件,聊得挺热乎。2025年是中萨建交50周年,两边都说要深化关系,这哪像反华的样子? 菲娅梅不是“反华女总统”,她就是个务实派。港口项目这事,她掂量了利弊,觉得不合适就停了,没必要上升到意识形态。 她对中国的态度,更多是基于萨摩亚的现实需求,不是啥个人恩怨。
这事对中萨关系有啥影响? 港口项目叫停,对中萨关系肯定有点冲击。中国可能觉得吃了闭门羹,毕竟之前合作挺顺,图伊拉埃帕在时没这么多事。 但中国也不是小气的主,外交上讲究长远,没因为这一个项目就翻脸。2022年王毅访萨摩亚,双方还签了新协议,合作照旧往前走。 对萨摩亚来说,这决定短期内省了钱,但长远看可能有点亏。
港口要是建成了,经济效益不会差,现在叫停了,基础设施升级还得拖。菲娅梅赌的是“稳”,但也有人质疑她错过了发展机会。 西方挺乐见其成,觉得中国在太平洋受挫。 但其实中国也没退缩,2024年,菲娅梅访华时,提到了经贸、投资、农渔业合作,摆明是要继续加码。中萨关系还是那句话:友好为主,偶尔有点小摩擦。
菲娅梅的算盘:自主发展还是骑墙派? 菲娅梅这人,领导风格挺实在。她在国内推经济改革、搞基建、减贫,盯着民生问题下手,确实想让萨摩亚过好点。她老强调“自主发展”,听着是想让国家少看别人眼色,但现实是,萨摩亚这种小国,没外援根本玩不转。她叫停中方项目,又不完全跟中国翻脸,多少有点骑墙的味道。
她心里清楚,中国是大国,资源多,合作跑不了。 2024年访华,她跑北京、上海,还参加建交50周年活动,摆明不想把路走死。跟西方那边,她也留着后手,不彻底倒向谁。这策略挺聪明,但也看得出,她得在夹缝里求生存。
中萨关系的未来:50周年是个坎 2025年是中萨建交50周年,这是个大节点。2024年见菲娅梅时,中方说要让中萨关系“行稳致远”,听着挺有信心。 中国还提了南南合作框架,要继续帮萨摩亚搞经济。菲娅梅这边也没唱反调,双方估计会借这机会签点新东西。 不过,挑战也有。国际上中美博弈加剧,萨摩亚这种小国容易被当棋子。
国内政治也不稳,菲娅梅要是站不稳,政策可能又变。还有债务问题、项目可持续性啥的,都得小心处理。 但机会也不少,“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国跟太平洋岛国的合作空间还很大,气候变化、海洋资源保护这些领域,两边都能搭上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