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每次都有这种烦恼、遇到想读的书、总是在纠结到底是买纸质书好、还是直接电子书阅读好。
读纸质书方便自己标注、但是占空间、出门带书不方便、而且有的书很贵、又舍不得买。读电子书呢、既不占空间、也不用花太多、平时出门也可以在手机上读、就是有些费眼睛、还不容易日后翻找内容。
那一行推荐你读这本书来自澳大利亚作家杰瑞德·库尼·霍瓦斯的《大脑喜欢听你这样说》、读完你就会发现原来读纸质书、效果还真不一样。
这本书里提到一个关键点:对于比较多的内容(超过几页纸那种)、纸质书的学習和记忆效果、往往比电子版要好。
为什么呢?原因在于 “空间布局感”。纸质书的每一句话、每一个段落在书页上的位置是固定不变 的。这种物理位置感、就像给信息打上了一个无形的“定位标签”、我们的大脑在记东西的时候、会悄悄把这个位置信息也存进去、以后回忆时、这个“位置感”就能帮我们更快地提取记忆。看、是不是很神奇?
而电子书、尤其是在手机上阅读、大部分人经常是上下滑动阅读。霍瓦斯在书里说、这种滑动让文字的位置在屏幕上不断变化、从底部滑到中间、再滑到顶部消失、大脑就很难抓住那个固定的“位置标签”、这就好比你想记住房间里的东西、但房间里的家具总在不停地移动、那肯定对后续的回忆影响很大。
虽然现在很多电子阅读器推出了模仿“翻页”的效果、有了此许二维的位置感、但是一旦你调节了字体大小、页数也会随之改变、原先的“位置标签”也全部跟着变化。更主要的是、还是缺少了纸质书那种沉甸甸的、能感觉到的 “厚度”(第三维)。而我们、正是需要纸质书的这种厚度感、帮我们感知阅读进度、构建整体的知识框架。
那么对于你、
你现在是更喜欢选择纸质书还是电子阅读呢?
我们还需要纸质书吗热点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