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大义!安徽和县卜陈村,有一位93 岁的老教师退休后没享清福,却自掏腰包办起 “留守儿童之家”。20 多年间,他免费辅导超 2000 名孩子,还拿出积蓄成立奖学基金,已发放 40 余万元。网友赞叹:这才是教育界最亮的 “灯塔”! 这个备受尊敬的老教师是叶连平,1928年9月出生在山东青岛,成长于动荡年代。早年,因父亲在南京美国大使馆做勤杂工,他也在那里接触到了英语,并练就了一口流利的英语。 1978年,一个偶然的机会,50岁的他成为了和县卜陈中学的一名老师,班上有48名学生,可每天来上课的只有不到20人,有很多的孩子都是打着上课的幌子出去玩。 为了让孩子们重回课堂,叶先生用45天,对48名学生进行家访,只为孩子们能回来上学;为了辅导学生,自己提着马灯,每天去不同的村里为学生辅导功课。 功夫不负有心人,当年他的班上有11人考上了中专,成为全镇中考成绩最好的班级,这都是叶先生努力地结果。 1991年叶先生退休了,本应安享晚年的他,心里始终牵挂着那些农村孩子,时常往返村间乡头,发现农村孩子因为英语基础薄弱,大多产生了厌学情绪,而且都是留守儿童,在学习和生活上都缺乏关心与辅导。 于是,2000年,叶先生在在乌江镇卜陈村自家的一间房屋里,创办了 “留守未成年人之家”,免费为留守儿童补习英语。 他用自己的积蓄购买桌椅,书本,文具和作业本等教学用品,自己省吃俭用也要给孩子最好的。 去到叶先生的家,发现家中没有像样的家具,厨房摆着萎靡的几 把蔬菜,那是早上被人挑剩下的最便宜的剩菜,衣柜里一件棉背心,叶先生穿了62年,衣领破了也舍不得扔。 就是这样节俭的叶先生,能自费2000元包车,每年暑假都带着孩子们参观附近城市的博物馆、科技馆、烈士陵园等,只因他说:“教育不只在三尺讲台上,我还要培育他们的思想天地。” 为了解决家庭困难学生的后顾之忧,2012年叶先生拿出20000多元积蓄,成立“叶连平奖学基金”,截至 2024 年,累计为当地 300 余名农村中、高考的孩子发放奖学金 40 余万元。 只因他说:“我心中只有孩子,只要我活着,就不会让这些乡村孩子念不起书。” 2013 年,叶先生因脑溢血加脑膜炎不得不在南京住院进行手术,术后的第 4 天,他就 “闹着” 出院回家,因为他放心不下孩子们的学习。 还有一次,他因患白内障做了手术,左眼手术时,他睁着右眼上课,右眼手术时,他睁着左眼上课,一节课都没落下。 只因他说:“我希望呼出的最后一口气是在讲台上,我愿意下辈子还当老师!” 截至 2025 年 4 月,他已免费辅导过 2000 多名学生,没收过一分钱。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并且获得“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中国好人”等众多荣誉称号。 可他也只是说:“我没有那么亮,我充其量是只萤火虫。”他不认为自己有多么伟大,只觉得自己如萤火虫般,在有限的能力范围内,为孩子们带来一丝光亮。 面对媒体采访询问:“办补课班挣一点点钱没坏处啊。” 叶先生说:“我拿着国家给我发的工资,我当然要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叶先生说他只是萤火,可生生不息的萤火终将汇成燃烧不止的炬火,相信在他的影响下,会有越来越多的 “叶连平” 出现,为乡村教育事业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耕耘,奉献一生!德高为师,身正为范,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我为先生点赞!
先生大义!安徽和县卜陈村,有一位93岁的老教师退休后没享清福,却自掏腰包办起
小娅说知识
2025-04-23 16:13:41
0
阅读: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