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红海攻防战的持续,美国的耐性正逐步消失。4月17日深夜,美军突然大规模出动战机对也门胡塞武装控制的拉斯伊萨港发动了“迄今最致命的袭击”,造成至少80人死亡、超过150人受伤。但最新的卫星照片却显示,尽管该港的确多处设施受损严重,但美军重点攻击的目标——运送燃料的油轮基本完好无损,被摧毁的油罐其实早在几个月前就排空了…… 总之一句话,美军耗费心机搞的这次大规模轰炸,除了对普通民众造成严重伤亡、加大当地反美情绪外,远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美国“动力”网站“战区”频道称,美国中央司令部表示,17日夜间的袭击旨在切断胡塞武装的燃料供应,因为胡塞武装依靠这些燃料“维持他们的军事行动,并获得活动资金”。在这次空袭中,美国海军部署在该地区的两个航母打击群,以及从印度洋起飞的B-2隐形轰炸机都参加了,可谓是精锐尽出。 最新卫星照片显示,港口区的确有几个储油罐被完全摧毁,运油卡车的停车场也存在明显被击中爆炸的痕迹。但一名中东情报分析师透露,港口储油罐内并没有燃料,因为以色列之前已经对该设施进行过空袭——以色列的思路和美国一样,试图通过摧毁胡塞的燃料储备来切断后者的经济供应,但没有想到的是反而“打草惊蛇”。
美媒称,以色列在去年6月对胡塞发动空袭之后,拉斯伊萨港的储油罐就已经被清空,胡塞武装转而在其他更不容易遭到空袭的地方建立了燃料储备。如今社交媒体上看到的港区在美军空袭中起火爆炸的画面,实际是少数运油卡车爆炸的场景——虽然胡塞武装损失不小,但远没有达到美军希望的效果,毕竟补充运油卡车实在太容易了。 除了攻击港口的燃料存储设施外,美国中央司令部这次空袭行动还试图杀死胡塞武装的海军指挥官。但据称相关行动并没有成功。 更让美军失望的是,港口的船只也毫发无损。相关海事安全公司告诉美媒,“我们收到了锚定在也门拉斯伊萨港的船只报告,当地时间晚上11时左右港口发生了多次爆炸。但港口停泊区的船只都没有受到损害。” 因此美媒承认,这次规模庞大的空袭,远远没有达到预先设想的效果,从军事角度而言可谓是炸了个寂寞。这一点从胡塞武装随后的持续反击也能看出来。胡塞武装19日宣称,对也门海域的两个美国航母打击群——“杜鲁门”号和“卡尔·文森”号同时发动攻击,还向以色列发射了弹道导弹。随后以色列方面也宣布成功拦截了一枚胡塞武装的导弹。 这次空袭行动在军事角度的失败,从侧面也说明了为何美军并不愿意大规模对胡塞武装展开军事行动——美国在也门方向的情报收集能力严重不足。由于当地反美情绪高涨,传统的人力收集情报方式严重受限,而太空或空中侦察手段,也很难高效地掌握当地动向,何况胡塞武装还在不断地击落美军“死神”无人机,进一步限制了美国对胡塞控制区的情报收集能力。 据埃菲社4月20日报道,也门胡塞组织最高政治委员会主席迈赫迪·马沙特20日表示,美国对胡塞组织据点的密集空袭对该组织军事能力造成的影响“连百分之一都不到”。 报道称,马沙特在一次会议上发表讲话时说:“他们的航空母舰不管用了,他们的战略轰炸机也不管用了……在军事层面上,美国所做的一切对我们的影响连百分之一都不到。”
也门胡塞组织支持者在首都萨那举行集会,焚烧美国和以色列国旗 但必须承认的是,美军空袭对于也门的普通民众造成严重伤害。战争爆发前,该港口是也门对外出口原油的港口,后来这里被用来进口石油和天然气的衍生产品,是也门本地油料市场最为依赖的港口之一。美军空袭不但造成上百人的惨重伤亡,而且油气产品储罐、运输管道、大量机械设备、车辆以及港口内的很多设备和基础设施被摧毁,港口转运功能基本瘫痪,令也门的人道主义危机进一步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