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弥留之际的邓稼先向中央提出一份建议书,指出世界上的核弹理论水平接近极限,接下来重点可能不在大型核武器身上!为了让国家不再落后于人,他联合于敏向中央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鹿希,你去,你把这封信交到于敏的手中,不惜一切代价,一定要让于敏看到啊!他会懂的。” 听到邓稼先的话,许鹿希一刻也不敢停歇,自从邓稼先住院以来,就一直在整理这些材料,还写了这封信,尽管此时的邓稼先已经被辐射侵蚀的很严重了,但是他依旧不肯停下,想用自己的余光为中国的核事业发光发热。 当许鹿希将信和资料送到于敏手中的时候,他的脸色瞬间凝重起来,赶紧和许鹿希说道:“你是说,这都是稼先在病房里整理的?”见许鹿希点点头,他又接着说道:“他呀,还是不愿意歇着。” 紧接着,于敏就跟随许鹿希来到邓稼先的病房前,一见到于敏来了,邓稼先连忙撑着力气坐起来,于敏快步走上去扶住邓稼先,然后又说道:“你做些那些资料我看了,同事们也都看了,你说的很对。” 见到于敏的那一刻,邓稼先是叹了口气,看着自己整理的资料想了很久,随后才缓缓说道:“我们做核事业,已经快三十多年了,这些年中我们突破了多少技术难题,才让中国拥有了核武器。” 于敏知道邓稼先什么意思,也没有开口,只是静静听着邓稼先继续说道:“以后咱们国家,可不能把重心放在核武器研究上了,国外都在向前发展,我们也不能原地踏步啊!” 邓稼先紧紧握着于敏的手,说出这句话,而于敏也连忙接道:“我知道你什么意思,我们该转变研究方向了。” 邓稼先点点头又说道:“你说得对,光是理论已经不能满足核事业发展了,以后是计算机的时代,我们也该把研究重心放在实验室模拟上。” 这两位中国顶尖科学家针对国际局势和中国以后的发展,制定出了一份详细的计划,这一份计划将会改变中国的未来,将中国的核研究转向更为先进的方向,还在实验室模拟和小型核武器试验上更加详细、周密的计划。 整个下午,邓稼先都和于敏一起对建议书资料进行不断地修改、整理,化疗的痛苦让邓稼先频频皱眉,于敏看着心疼不已,好几次都打断他,想让邓稼先先休息,但是邓稼先总是摆手让他坐下,还说道:“你知道我们做的是一项什么事业。我不能休息。” 到结束时,邓稼先的嘴角已经开始渗血,即便如此,他还是紧紧握着于敏的手,拜托他一定要将这份资料交到中央,这对中国之后的核事业研究有着决定性作用。 于敏离开后,邓稼先虚弱的不成样子,他倒在病床上,大口的喘着粗气,而眼中却是止不住的担忧,他不知道自己走后,中国的核事业会成什么样子,但是邓稼先希望的是,中国不要再落后于人了。 从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到1996年暂停所有核试验,中国的科学家们前仆后继,让中国拥有了自主研制原子弹的技术,或许邓稼先预见到了全世界的核事业都到了瓶颈期,所以才赶紧要中国转移工作重心。 邓稼先隐姓埋名几十年,将自己“驻扎”在罗布泊,为的不仅仅是研制核武器,更是为了中国的未来,为了中国不再受人欺凌。 参考资料:邓稼先:“许身国威壮河山”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1986年,弥留之际的邓稼先向中央提出一份建议书,指出世界上的核弹理论水平接近极
情感安抚使
2025-04-23 18:04:37
0
阅读:79
喜欢鲍鱼
中华民族好男儿!!!后人永远缅怀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