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亚洲国家向美国靠拢,欲望大于日韩,曾战胜2个五常国家?亚洲有一个国家,最近几年没少搞中国的事,甚至还萌生了“投靠”美国的想法,欲望比日本和韩国都要大,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更多优质的内容,感谢您的支持! 2023年9月,美国总统拜登历史性访问越南,正式将美越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这是一个标志性事件,不仅代表着越南在大国外交中的一次关键转向,也宣告了东南亚地区力量格局正在发生微妙而深刻的变化。从这个节点起,越南与美国的关系快速升温,战略协作不断深化。 美国频繁派高级别官员访问越南,并不断承诺在经济转型、科技发展及军事安全等多个领域给予支持。作为交换,越南在诸如南海主权、航行自由等议题上,逐步靠拢美国立场,不再隐藏对中国影响力的警惕。这种靠拢并非偶然,而是越南基于现实安全考量与国家利益的必然选择。 南海是整个事件的核心焦点。近年来,越南在南海的活动日趋频繁,持续对多个岛礁进行实质性占领并建设军事设施。尤其在中国加大巡航和基础设施建设后,越南迅速反应,联手美国等域外国家强化舆论与法律战。 美军多次以“航行自由”为由派遣军舰穿越南海争议海域,越南则不再保持以往的中立姿态,而是公开表达支持,甚至主动发布中方“侵权”的图文证据,试图在国际舆论上争取有利地位。这一系列动作清晰表明,越南正试图在中美战略对抗中找到自己的“红利空间”,谋求区域内更大的发言权与安全保障。 值得注意的是,越南并没有在与美国走近的同时彻底疏远中国。这种“亦敌亦友”的策略来源于越南对中国长期复杂的历史认知。从千年宗藩体制,到近代边界纠纷,再到1979年的边境战争,越南对中国始终抱有戒备之心。然而,经济上的高度依赖却使越中之间难以彻底脱钩。中国连续多年是越南第一大贸易伙伴,许多重要原材料、零部件乃至能源都需从中国进口。 在公开场合批评中国的同时,越南仍持续推动中越之间的经济合作。两国高层往来不断,经贸磋商也未曾停滞。可以说,越南对中国采取的是一种战略性的“拉扯外交”——既不完全站队,也不轻易决裂。 促使越南不断强硬的,还有其对区域主导权的野心。作为东南亚唯一一个拥有相对完整工业体系、较强军力储备的国家,越南近年来在政治上大力推行“独立自主”和“强国崛起”的战略方向。从军事上来看,越南不但加快海军与空军现代化建设,还主动引入欧美国家的防务装备与训练系统。 从经济上看,越南大力发展制造业与出口导向型经济,积极争取跨国投资,将自己定位为“中国+1”的首选。所有这些,都不是偶然的行动,而是其希望从东南亚“参与者”转变为“规则塑造者”的战略部署。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越南展现出了极高的外交技巧。一方面,它抓住美国与中国战略竞争的主轴,巧妙游走其中,获取最大利益;另一方面,也在与日本、印度、澳大利亚等国发展“准同盟”关系。它从不轻易承诺,但总能出现在利益对话的中心位置。 在国际场合,越南有时批评中国“扩张主义”,有时又赞扬中国的“一带一路”;它既签署CPTPP这样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协定,也继续参与中国主导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这种“左右逢源”的外交风格,或许会被视为骑墙,但其灵活务实的底层逻辑,却值得称道。 中国面对这一局势,显然不能坐视不理。越南近年来在南海争端中持续挑衅,中方不仅在外交上予以反击,也在实地采取有力措施:增加南海巡航频次,强化岛礁防御体系,并通过法律途径巩固主权立场。 在双边层面也未放弃对话渠道,试图通过经济合作、文化交流等方式稳定中越关系。这种“硬中有软”的策略,有助于打破越南试图塑造的“弱者受害者”叙事,也让国际社会看到中国在争端处理中的成熟与克制。 国家之间的关系,如同一场没有终点的博弈,真正的胜者,不是掌控最多资源的一方,而是能够洞察全局、以柔克刚、进退有度的一方。在这场以南海为核心的较量中,中国必须更清醒地看到越南的真实意图,也必须更灵活地运用战略工具。
中美已经彻底回不去了!华春莹说:今天的美国外交已沦落为谎言外交、恐吓外交、制裁外
【8评论】【1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