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广州,一男子住7楼,他跟8楼邻居有过节,竟然全家搬走,然后买了个震楼器,每天通过遥控震8楼,导致8楼一家苦不堪言,除了男业主,其他家人全被震跑了,7楼和8楼闹矛盾,9楼业主也跟着遭殃,他家里每天将近40分贝的噪音,被振了3年多,妻子也在找房准备搬离,业主报了警也没办法立案,可把他愁坏了,自己招谁惹谁了?跟着躺枪!难道就没人管的了7楼了吗?网友:9楼可以与7楼协商一下:7楼撤下震楼器,9楼负责报复8楼,这样事情就解决了呀!
4月21日,支先生向广州日报爆料了自己的糟心事。
据支先生说,他们全家这3年无辜“躺枪”,过得苦不堪言,如果不赶紧搬离,家里人都神经衰弱了。
原来,支先生住某小区某栋的9楼,都说远亲不如近邻,可不幸的是,支先生家有恶邻,还是2个。
7楼业主和8楼有过节,无非就是7楼觉得8楼噪音太大,影响自己安居乐业了。
但8楼却觉得冤枉,认为自己一家,都是有素质的人,已经很小心了,但7楼还是嫌他动静大,这不是找事吗?
一来二去,两家结怨了,7楼可能房子多,惹不起还躲不起吗,于是他们房门落锁,举家搬迁。
但7楼准备睚眦必报,你不让我好过,那我就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让你也尝尝这种滋味。
于是,7楼买了个能遥控的震楼器,每天想起来就震一会。
这回,该轮到8楼遭罪了,每天累了一天回到家,没有一个房间是安静的,吃不香睡不着,简直崩溃了。
而且,7楼就挑8楼下班回到家,开始启动震楼器,吃饭睡觉给他们伴奏,让他们一家苦不堪言。
无奈,8楼一家忍无可忍,目前除了男业主一人坚守阵地,其他家人全都逃之夭夭了。
同时,跟着受牵连的,还有9楼的支先生一家,他真是哭笑不得,7楼和8楼的恩怨纠葛,关他啥事呀,让他跟着躺枪?
如果一时之气,震个几天,支先生能忍,可噪音持续3年多,把温馨的家,变成了炼 狱,妻子实在受不了了,正准备找房子搬出去。
但支先生觉得,本来自己有房子,再花钱去租房,增加了开销,而且,现在这情况,即使自己想把房子租出去也没人租。
于是支先生报了警,但警方也没办法立案,因为7楼大门紧闭无法进入,找不到震楼器真实存在的证据。
经过测量,8楼的噪音超过40分贝,而支先生家将近40分贝,已经严重影响了生活。
目前,居委会介入了,正在努力查找噪音来源,希望能通过调解,化解7楼和8楼的恩怨。
同时,支先生作为相邻方,也有权起诉7楼要求停止损害。
有人质问,8楼给7楼造成的噪声损害谁来管?7楼不是被逼急了,能这么干吗?楼上欺负楼下就没人管的了,报警也没用。6楼:我说什么了吗?你们一个个的。
制造和购买安装震楼器,均是违法行为。挺可笑的,七楼多年受噪音伤害沒人理,投诉无门;八楼被震不报警?或者说是知道自己造的孽把人逼到绝境,当然,也有不要脸的到处哭诉……九楼被误伤,本是事件外的人一报警就有用了?
报复是动物的本性,好言相劝不听,必遭报复,罗辑正常!支持楼下的邻居,有时候楼上的太可恶,怎么沟通都无果,只能以恶制恶!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58条规定:违反关于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的法律规定,制造噪声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处警告;警告后不改正的,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
7楼业主使用震楼器制造噪声,干扰8楼及9楼业主正常生活,属于“制造噪声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违法行为。
警方可对7楼业主处以警告或罚款200-500元。如果7楼业主拒不改正,警方可强制执行或采取其他措施。
支先生已报警但没立案,可能因无法直接进入7楼取证,但居委会或物业可协助提供证据,如噪音监测记录。
《民法典》第1167条规定:侵权行为危及他人人身、财产安全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侵权人承担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等侵权责任。
7楼业主使用震楼器,导致8楼及9楼业主长期遭受噪声侵害,属于侵权行为。
8楼及9楼业主有权要求7楼业主停止侵害,拆除震楼器、赔偿损失,如精神损害赔偿、租房费用等。
支先生作为9楼业主,虽非直接冲突方,但因7楼业主的侵权行为导致生活受影响,可单独起诉7楼业主要求停止侵害。
《噪声污染防治法》第75条规定:违反本法规定,生产、销售、使用禁止使用的产生噪声污染的设备,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市场监督管理、生态环境等部门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
震楼器属于禁止使用的噪声污染设备,7楼业主购买并使用震楼器,违反噪声污染防治法。
相关部门可对销售震楼器的商家进行处罚,同时7楼业主因使用违法设备,需承担行政责任及民事赔偿责任。
如果震楼器是网购,平台需承担连带责任,可要求平台下架产品并协助调查。
信源:广州日报2025-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