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青寺是我国最大的尼姑庵,这里有2万多名修行的女性,她们的年纪大都在20岁左右。

寻青云吖 2025-04-24 00:30:25

亚青寺是我国最大的尼姑庵,这里有2万多名修行的女性,她们的年纪大都在20岁左右。 天黑之后,亚青寺有一条很严格的规定,女性都不得外出,要是违反的话,就会受到严厉的惩罚! 在中国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的边远角落,隐藏着一个神秘的岛屿,一个全由女性主导的小世界——尼姑岛。 这个被昌曲河环绕的岛屿,因拥有一座藏传佛教寺庙“亚青寺”而广为人知。在这里,有近两万名尼姑默默修行,由此岛也被赠予了“尼姑岛”这一称号。 走进亚青寺,仿佛穿越了一个超然世俗的奇妙境地,四周高山巍峨,河流婉转,山谷间的空气弥漫着雪山和草甸的清新气息。 寺庙却地处偏远,周边百里无人烟,与世隔绝。然而,这片看似荒芜寂静的地带,却有着20000多位坚韧的女性在默默修行。 这里的生活者,她们被称为觉姆,代表着她们苦读经文,用一颗圣洁的心去敲开“超然世界之门”。 亚青寺的创建者,阿秋仁波切,是一个享誉全球的佛教大师。他坚信佛法面前,男女一律平等。 因此,他决定在上世纪80年代,于这座被群山环抱、河流围绕、距离甘孜市区超过120公里的地方,建立一座供女性修行的寺庙。 修行,不仅仅是表面的念经打坐,还要求人们抛弃世俗的纷扰,专注于对佛法的理解和修炼。 在这座寺庙中,尼姑们每天都要付出极大的精神努力,从早晨起床开始,直到深夜,她们的生活几乎完全被修行所填满。 这样的生活方式,既是一种自我纪律的体现,也是对内心的严格要求和锤炼。 在亚青寺,你看不到华丽的建筑,你看不到名贵的供品,你看不到繁复的礼仪,你看到的只是尼姑们朴素的面容,听到的是她们的佛号声,感受到的是她们那种淡然看破世俗的平静和坚定。 这是一种深深的,真实的,坚韧的信仰,让人深感震撼。 由于地理环境的原因,这里的生活条件十分艰苦。尼姑们的生活全然依赖自然和自己的努力。每天,她们提水,烧火,做饭,洗衣。 尼姑们也从不携带任何现代电子设备,生活中的每一个瞬间,都在修行和生活中寻找乐趣。 在亚青寺这个修行的圣地,存在着一系列严格的戒律,其中一项特别显眼的规定是:尼姑们在夜晚不被允许进入任何商店。 这条独特的戒律并不是随意设置的,而是有着深思熟虑的背后考量。其主要目的是防止尼姑们过分依赖商店的便利,进而分散她们对修行的专注度。 这个地方,由于处在偏僻之地,经济条件并不宽裕,故而,交通条件也相对落后。周边并未有大型的石桥或船只供人们出行,唯一的过河通道仅是两座窄窄的木桥。 在夜晚,这里的灯火并不明亮,如果在夜间出门,尼姑们极易失足落水。而夜间的寺庙又鲜有人行走,一旦遭遇不测,生存的机会微乎其微。 那么岛上的觉姆们又是如何维持自己的生活的呢?每月,寺庙会为每位觉姆发放约300元的“念经钱”作为生活的基本支持。 然而,即便觉姆们懂得精打细算,这一点儿金钱依然难以满足她们日常的基本需求。因此,亲人的援助成了很多觉姆完成修行之路的重要支撑。 寺庙方面也不忘关注觉姆们的日常生活,定期会前往岛外,为她们采购新鲜的瓜果蔬菜,以尽可能改善她们的生活条件。 而且由于亚青寺地理位置偏远,与世俗世界相隔甚远,这些修行者们的生活难免会遇到各种挑战。 最为严重的,无疑是医疗问题。在这里,缺少专业的医疗人员,没有先进的医疗设备,甚至连常见的药品都是奢侈品。 如果觉姆们不幸生病,她们只能依赖生理盐水以支撑身体,如果连这个都没有,那么她们就只能强忍疼痛,凭自身力量度过病痛。 当地政府对此问题也深感关切,正在积极探寻解决方案。 然而,即便在困境中,尼姑们的信念从未动摇。她们一心一意追求的是精神的富足,而非物质的丰裕。 这是她们在追寻内心的净土,是她们向世界展示的那份执着的信仰和毅力。 在社会与时代的滚滚洪流中,藏传佛教如其他宗教一样,坚韧砥砺前行。尼姑寺作为这一宗教信仰体系的关键组成部分,将不断地发扬其精神与影响力。 这是一个充满神秘而又深邃的话题,也许我们可以从中获得对人类精神需求、对自我的追求,对信仰力量的更深的理解。 她们的存在,无疑在提醒我们:在这个物质繁华的世界里,精神的寻求与信仰的力量永远不会过时。

0 阅读:2
寻青云吖

寻青云吖

这里有最真实的战争,最真实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