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力洪、沈斐、俞斌,乐道三人组车展首次联合亮相。在过去的20多天里,乐道内部发生了什么?从这些对话中,你能略知一二:
Q:接管乐道和之前做能源有何不同?现在状态如何?
沈斐:我把心态当成“又开始玩下一关的游戏”,这样就不会有很大压力。我自己原来是做能源电力的,可能做充换电是入门级的难度;做这个可能难度增长一点点,但也不是什么“地狱级”的难度。都是在蔚来待了十年的人,销售体系怎么运作、销售团队的同事也都很熟悉。甚至蔚来有接近1/3的区总负责人都是能源团队转过去的 —— 他们都能转过去,凭什么我不能转过来?
力洪:我补充一下,可能很多人不太了解:我们蔚来这些年营销体系里,核心人物中有相当一部分其实是以前沈斐他们能源团队调过来的。有一段时间,他来找我说“你是不是调得太厉害了”,我说“你这里生生不息”。我们蔚来内部大营销体系的“黄埔军校”其实都在沈斐这里,以后叫“沈校长”就好了。
Q:乐道之前有明确的销量计划,但受阻,接下来是什么的销量计划?
沈斐:其实蔚来也没什么秘密。斌哥讲的工作方法,就是你要给自己设一个跳起来能够得着的目标。所以我来了以后,我也没有给大家设很庞大的目标、立个Flag什么的——我跟团队的小伙伴提了一个小目标,希望每位小伙伴每个月能够比上个月多卖一辆车就可以。如果每个人都做好,整体的工作自然而然是一个结果。我上任第一天就跟团队的同事说过,设定每个人都能够得着的那个目标——“我上个月卖多卖少,这个月努力一下”。
Q:对目前的销量,管理层是如何评价的?
力洪:L60当前的销量是一个特别值得客观来说的问题。一方面,L60没有达到我们之前自己设定的目标,也没有达到外界对我们的预期。可能是这个预期设的高了一点,但依旧是一个客观事实,这是我们这个团队接下来要努力的一个方面。
另外一方面,L60作为一个起步价20万的纯电SUV,从细分市场来说,过去6个月多一点的时间里面差不多37000台的交付,月均大约6000台,这个量也没有那么不堪。如果把这个量放到市场上,虽然没有数一数二,但也是稳定在第一梯队了,说明我们的产品还是得到市场认可的。
所以这个事对我们来说很辩证:一方面我们要不满足于现状,一定要追求一个更好的结果;另一方面,我们要很谨慎的来管理我们自己立的flag和目标,不要去定那种大家一听觉得很嗨的目标。
我的目标特别简单,其实跟沈斐差不多,就是每周比上周好一点,持续进步就可以。把自己的预期要管理好,把外界的预期也要管理好。另外,我觉得我们这个团队要非常有信心,因为这个产品没问题,而我们在市场上客观的销量其实并不差,它的确可以更好。
Q:听到去乐道任职,第一件事做了什么?到乐道之后,如何跟团队学习和沟通的?
沈斐:好像自然而然就发生了。我第一个做的事情是跟两边的团队做沟通交接,见面会。
我转岗到乐道以后,Eric在第一天很晚的时候带着我去了解L90——第一眼就感觉,这么大。感谢Eric还带我体验了一下内部的空间,内部的小细节(虽然今天没有正式讲)。后来大概第三天的时候,我们乐道的设计师劳尔又带我仔细看了整个工作间,讲了从L60到L90设计里面一脉相承的东西。
所以我觉得学习其实还是在每个环节的,我过来之后整个乐道团队还是给我传递了非常多的信息,包括我跟一线同事小伙伴交流当中,他们也会给我反馈很多的信息。现在我每天早晨也会坚持跟大家开晨会,和大家做一些双向的交流。我很难在一夜之间把我变成一个像Eric这样的汽车专业的专家,但是我觉得一天一天累积去学习总会多了解一点。因为我也是用户从用户出发,提需求总是对的。
俞斌:沈博基本上每天晚上都在跟我提需求。
Q:怎么把做能源的经验转变到乐道的管理上?
沈斐:这个可能跟产品没有关系,我记得我在第一天好像在微博发了一篇文章说:我来到乐道我给自己起了一个绰号叫首席服务官(乐道)。对于用户我们是做好服务;作为管理者在内部也是。其实我自己一个人能做的事情非常有限,关键是给我们所有的小伙伴,团队的伙伴做好服务。在蔚来、在乐道大的团队里,公司给资源,上级给支持,才能够让小伙伴们充分施展才能,充分发挥价值。内耗,无谓的工作,不创造价值的工作尽量少一点,这个团队自然而然就会有创造力,就会创造更大的价值,打赢一些硬仗,这些事情咱们一点一滴去改变就可以。
Q:主机厂全都在发”大车” L90的优势是什么?
俞斌:乐道L90这款产品真正解决了用户出行的痛点问题。现在有很多大型SUV产品,都能让人坐得舒服,但行李物件不好放不好拿。作为一款真正的旗舰车型,就应该去解决用户出行真正的问题。我觉得L90是第一款真正解决了这个问题的大三排SUV。
第二点,从能源形式上来讲,很多用户都说“增程的终点是纯电,纯电的尽头是换电”。我们解决了空间问题,解决了出行续航的问题,才是L90产品的完整概念。
力洪:我想补充一下,我知道今年是大型SUV的“大年”——首先,我觉得大家都在关注这个市场,说明需求是旺盛的。那乐道L90有什么独特的地方?回归到最简单的两个问题:
一个是当前的“柴米油盐”——6个或者7个人出行,带10个箱子该怎么办?
不管市场上有多少SUV,大家其实都要解决日常出行的问题。大家买大型SUV是因为它能装人、能装东西,但是真的都能装吗?我觉得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第二个问题是长远的“后顾之忧”——买电车几年以后电池衰减了,你又该怎么办?所以我想,乐道L90是完全展示了高压纯电技术再加上换电补能体系的综合作用下优势之后,才有了这样的竞争力。我们不太担心这个市场的竞争激烈,我觉得我们有我们的特点,市场应该有它该有的一席之地。
Q:L90的前备箱是如何优化的?
俞斌:这是一个需要兼顾“体验”与“体面”的设计。背后是有很多设计逻辑——要确保真正实现“够大、够好用”的目标。我们兼顾了整车造型、比例,包括大灯的设计,做了很多设计的平衡。其背后既有乐道出于安全的考量,也有很多法规的融入。
最初我们设定的前备舱高度并非600mm,而是约750mm,但装满物品的30寸行李箱非常重,750mm的门槛对很多人确实困难。为此我们把开口高度往下压。往下压就要把雷达、散热变成一个开口,这里面涉及到很多工程能力。让空间能够满足四驱、两驱所有车型的发挥,还要满足造型的平衡。
Q:乐道的换电站目前只支持三四代换电站,有没有乐道换电站的县县通?
沈斐:乐道自己一定是要去做换电县县通的。乐道的用户跟蔚来一样,只是蔚来的用户现在多一点。有些地方如果说确实是以前二代站的,我们会尽快去做升级。但总体情况其实还好,因为二代站及以前的换电站,还是在核心城市比较多一点,今天乐道可用换电站已经超过1900座了,后面还会去增加。实际,乐道用户换电已经非常方便的了。
力洪:我们在去年8月提出“换电县县通”,背后真实的考虑就是帮助乐道发展。因为乐道将来(用户群体)的地理分布一定会比今天的蔚来会更广一些。而且从“县县通”开始以后,我们建设的都是四代站。所以我们这里没有说“乐道县县通会晚于蔚来县县通”的说法。反而我觉得正确的说法是:因为有了乐道,整个蔚来公司的“换电县县通”会做得更加合理和更快。
从回答中,你能感受沈斐面对压力时的从容。而这份从容,来自于理性的思考,客观的自我认知,以及科学的解题思路,乐道能不能扭转局面,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