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不能让美国过早投降?说白了,美国投降的越迟,没准对中国的好处越多。 就拿贸易战来说,从2018年贸易战开打,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一开始还挺强硬,结果自己先扛不住了。 美国企业要承担额外的关税成本,像苹果、通用汽车这些大厂,利润被挤得没影儿了。美国商会统计,2019年美国企业因关税上涨额外承担了超过460亿美元的成本。 特斯拉2024年财报显示,因供应链依赖中国零部件减少,生产成本上升了15%,更惨的是波音,737MAX问题没解决完,订单被中国商飞的C919抢了大半。 美国的供应链也被折腾得够呛,洛杉矶港和长滩港外,货轮排队卸货最长等了38天,港口货场超负荷,卡车司机短缺8万人,美国前两大集装箱港的停留时间创下历史新高,陆路运输停留时间超过6天,铁路运输近12天。 这背后的原因之一就是特朗普发起的贸易战,美国企业为躲避关税争先恐后囤积库存,给物流带来了最初压力。再加上新冠疫情,全球物流业失去可预测性,供应链问题雪上加霜。 美国国内政治也不消停。2025年4月美国加税后,60万人上街抗议关税政策,企业倒闭、失业率上升,民怨沸腾。 美国政府频繁使用“长臂管辖权”,动辄要求其他国家的实体或个人服从其国内法,导致全球范围内被列入美国商务部“实体清单”的主体数量达到1013家。 这种做法不仅让其他国家的企业感到寒心,也让美国的盟友们开始重新考虑与中国的关系。 再看看中国这边。中国的内需市场大,14亿人口的消费潜力还没完全释放。2023年中国研发经费投入超过3.3万亿元,占GDP比重达到2.55%,创历史新高。 在半导体、新能源电池、工业机器人等领域,中国的专利申请量稳居全球第一。 华为尽管被美国制裁围堵,可靠着自研的鸿蒙系统和基站技术,2025年全球5G基站的60%以上都是中国的。 比亚迪靠自主研发的刀片电池技术,2024年出口量突破百万辆,超过德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出口国。 中国的供应链也越来越韧性。通过RCEP等协议,中国与东盟的贸易额不断增长,2024年中国东盟贸易规模达9823亿美元,双方连续5年互为最大贸易伙伴。 中国还加速推进与中亚、东盟等地区的供应链整合,部分美国企业为规避关税将生产基地迁至东南亚,但原材料、设计、设备仍大量依赖中国。 这种“中—东盟—美/欧”三段式供应链,让中国掌握了上游零部件与物流通道。 在国际上,美国的贸易战策略也不得人心。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说,同中国“脱钩”不符合欧方利益,不是欧盟的战略选择。法国总统马克龙表示,欧中双方应共同努力,不掉入“脱钩断链”陷阱。 东盟国家也加强了与中国的合作,中越一次性签署接近40份合作协议,涵盖跨境电商、农渔产品快速通关等,马来西亚推动《中国—东盟全面自由贸易协定升级版》,目标在十国范围内“将更多关税降至零”。 历史经验也告诉我们,长期对峙对中国有利,冷战时期,美苏对峙多年,美国最终因过度依赖军事手段而忽视经济韧性,导致国力衰退。 现在的中美贸易战,中国采取持久战策略,不仅让美国的弱点暴露无遗,还让中国的优势越来越明显。 美国若过早投降,中国可能还无法充分发挥自身潜力,而长期对峙则能让中国在科技、经济、国际影响力等方面不断提升。 总之,中国有足够的耐心和实力与美国长期博弈,最终的胜利一定属于中国。
为什么说不能让美国过早投降?说白了,美国投降的越迟,没准对中国的好处越多。 就
冷紫葉诉说天下事
2025-04-24 10:39:55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