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知青张永新考上大学,即将远行。临行前,他带着生活用品来到漂亮寡妇刘

告子影剧达人 2025-04-24 10:46:29

1978 年,知青张永新考上大学,即将远行。临行前,他带着生活用品来到漂亮寡妇刘桂香家,打算向她道别。没想到,刘桂香突然从背后紧紧抱住了他。那一刻,张永新的心猛地一颤,后来,他一直满心自责,总觉得若不是自己,刘桂香也不会嫁给老光棍赵春生。 1969 年,天津小伙张永新高中还没毕业,便和同学们响应号召,奔赴河北顺平县插队,他被分配到东庄大队三队。三队共有 15 名知青,在男知青里,张永新身形最为高大魁梧,队长便让他担任知青点的点长,安排他们暂时住在早已解散的副业社那四间空荡荡的房子里。 知青们初来乍到之时,乡亲们对他们可带着不小的敌意呢。毕竟村子每年的粮食产量就那么些,一下子来了这么一群十七八岁、正能吃的少年,大家都犯愁,生怕自家的口粮受影响。虽说队长赶忙跟乡亲们解释,知青们第一年的口粮由公家负责,可大家心里还是犯嘀咕:那第二年咋办?第三年又咋办? 就在这时候,张永新带着大伙为乡亲们办了件大好事,乡亲们这才慢慢接纳了知青们。张永新发现,东庄有两口井,分别在村子东西两头。可住在村子西边的乡亲们,却宁愿舍近求远,跑到村东头去打水。原来,村东头那口井安有轱辘,打水轻松不少;而村西头的轱辘早就坏了,打水只能凭人力,直接拉着井绳把水桶往上拽。 知青们住的地方就在村子西边,离那口坏了轱辘的井不到五分钟路程。有一回,张永新跑去试了试,就他这壮小伙,直接从井里拉满一桶水都费劲,更别提那些大姑娘小媳妇了。张永新赶忙跑去问队长,知不知道这事儿,能不能买个新轱辘换上。队长无奈地叹了口气,说道:“队里咋会不知道呢,可一个新轱辘得二三十块钱呐,队里实在拿不出这么多钱。” 张永新只好回去,和其他知青一起商量办法。他提议,每个知青出两块钱,这样就能凑够买轱辘的钱了,既方便了自己打水,也方便了村里乡亲。可实际上,这钱还不够,买了轱辘还得买新井绳。张永新没吭声,自己又掏出三块钱,这么一来,他一个人就出了五块。 新轱辘安好后,张永新挨家挨户跑去通知乡亲们,告诉他们村西头这口井安上轱辘了,以后不用再跑老远到村东头打水。乡亲们后来知道买轱辘的钱是知青们凑的,心里那叫一个感激,从此对知青们彻底放下成见,亲如一家人。 1972 年,村里发生了件让人揪心的事儿。漂亮的刘桂香刚结婚一年多,女儿才三个月,丈夫就意外离世了。因为是干活时出的事,队上给了不少补偿,乡亲们也可怜她,时常帮衬着。刘桂香家离知青点不远,张永新得知情况后,十分同情她孤儿寡母,每天都帮刘桂香打水,碰上啥体力活也都搭把手。刘桂香看着这个比自己小两岁的小伙子,满心感激,两人便以姐弟相称。 日子过得飞快,一晃四年过去了。1976 年,刘桂香的女儿秋英感冒好些天了,吃了药也不见好,突然又发起高烧,后来竟昏迷了过去。秋英这孩子特别招人喜欢,平时见到知青们,不用妈妈提醒,就甜甜地打招呼,张永新他们都特别稀罕她。 张永新得知后,二话不说,拉起架子车,带着刘桂香母女就往卫生院跑。医生诊断后说,秋英得的是肺炎,只有县医院能治,得赶紧送过去。可刘桂香却犹豫了。自从丈夫走后,她和女儿一直住在婆家,公婆早就看她不顺眼了,平日里明里暗里冷嘲热讽,怪她没给丈夫生个男孩,还把丈夫出事的责任都推到她头上,说她克夫。家里的钱都由婆婆管着,她一分也拿不到。所以这次秋英生病,她都没敢声张,本想着找点土方子的草药熬给秋英喝,兴许能好,哪晓得这么严重。可要是去县医院,那得花不少钱啊。 张永新当机立断,带着刘桂香母女直奔县医院。他先回知青点,拿出自己的五块钱,又找知青们借了十几块,还怕不够,又跑到隔壁队借了二十多块,一股脑儿送到医院。好在送得及时,经过几天治疗,秋英渐渐好了起来。刘桂香心里既高兴又发愁,欠了这么多钱,可咋还呀。这时,张永新对她说:“桂香姐,别愁,这钱我来还。” 张永新说到做到,真的帮刘桂香把这些钱都还上了。 刘桂香对张永新感激得不行,觉得无以为报,心里便想着以身相许,可张永新却没啥特别表示,她心里暗暗着急。1978 年,张永新考上了大学。临走那天傍晚,他把自己一些还能用的生活用品给刘桂香送去。就在他转身要走时,刘桂香突然从身后抱住了他。张永新一时间脑袋发懵,那天夜里,他没有离开刘桂香家。走的时候,张永新声音哽咽,说自己一定会回来娶她。可刘桂香却让他别把这事儿太当回事,毕竟是自己主动的。 没过多久,张永新就听说,刘桂香嫁给了村里的老光棍赵春生,这人可比刘桂香大了不少。张永新心里明白,刘桂香原本最讨厌赵春生了,要不是自己去上大学,刘桂香说不定就能和自己结婚了。此后的许多年,每当想起这件事,张永新心里就满是悔恨。有时候啊,对的人在不对的时间相遇,也只能无奈错过,徒留满心遗憾。

0 阅读:54
告子影剧达人

告子影剧达人

告子影剧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