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第一次去昆明,还能看到满街的老式建筑。鳞次栉比的木结构黑瓦房多是清代到民国时代沉淀下来的云贵川老民居,其中也夹杂着六七十年代的苏式红砖楼。那时,600多公里外的贵阳,城市建设比昆明更落后,这种老民居更比比皆是,记得当时我和同学偶然见地图上介绍贵阳满街老建筑时,不禁莞尔一笑,觉得这是给贵阳留点体面。 没想到,中国城市在经过了几十年一轮又一轮的大拆大建之后,贵阳民国前的老建筑,除了几座有特殊纪念意义的保存下来,其他几乎全部化作了尘埃。曾经的老街如公园南路,市府路,富水路等等,要么变成了记忆中泛黄的旧底片,要么连同紫林庵,喷水池那些50年代的城市地标一同消失了。只有六七十年代的老破小红砖楼还蜷缩在陋巷里,像被遗忘的时光碎片。 相比之下,昆明的城市设计师更有远见,在用玻璃幕墙和摩天楼重塑春城天际线的时候,他们还有意识地为这座城市保留了那些最有特色的旧街道和老建筑,甚至把六七十年代的红砖楼也编织到了正义路南屏街的现代商圈肌理中,让这些老街一方面保持了旧貌,另一方面又很好地融入了新的城市框架。钱王街、直街、景心街、甬道街等等都是这类老街道,其中一部分建筑经过了重建或翻修,另一部分建筑则保持着老样貌。这些充满历史韵味的老建筑,在高楼大厦和钢筋水泥包围的街巷中自然地生长,让不同时代的城市精神在街巷间持续地对话。
【陈杨梅不愿回归原生家庭的四大原因】日前,陈杨梅在认亲之后,从贵州纳雍回到了昆明
【2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