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盛世才与妻子邱毓芳和女儿的合影照片,镜头中的盛世才西装革履,加上背后墙上挂满的字画,显得温文尔雅,但实际上他却是个非常残暴冷酷,以及多疑善变之人。 1942年,一张盛世才与妻子邱毓芳和女儿的合影照片流传下来。照片中的盛世才西装革履,举止得体,背后墙上悬挂着各种精美字画,营造出一种文人雅士的气息。 盛世才的婚姻经历本身就体现了他的功利主义本质。他早年娶了开原农村的女子为妻,但当攀上郭松龄这棵大树后,便毫不犹豫地抛弃原配,转而迎娶郭松龄的"义女"邱毓芳。 值得注意的是,这张看似和谐的家庭照片被拍摄的时期,恰恰是盛世才政治立场开始发生根本性转变的关键节点。 盛世才的政治生涯起步于东北军郭松龄的提携。这位辽宁开原人凭借着与郭的关系,获得了前往日本陆军大学深造的机会。然而,郭松龄因反对张作霖而被处决,盛世才的留学经费也随之被断。 面对困境,盛世才展现出了惊人的交际才能。他巧妙地向冯玉祥、孙传芳等不同军阀写信求助,利用各方关系筹集到足够的资金完成学业。 学成归国后,盛世才在国民党政府只担任了一个小小的科长职位,这让他感到前途无望。1929年,他结识了新疆省秘书长鲁效祖,得知新疆急需人才的信息。经过慎重考虑,他于1930年随鲁效祖前往新疆。 在新疆省主席金树仁的重用下,盛世才担任了"新疆陆军初级军官学校"战术总教官,这一职位为他积累了大量军事人脉。当马仲英和和加尼牙孜的部队开始在新疆扩张时,盛世才被委任为东路剿匪司令,他凭借军事才能取得了一系列胜利,军事威望逐渐提升。 1933年4月12日的"四一二事变"为盛世才提供了绝佳机会。当金树仁仓皇逃离后,手握兵权的盛世才迅速回师,被推举为新疆边防督办。他先是扶持了年迈的朱瑞墀作为傀儡省主席,而真正的权力已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1934年至1941年间,盛世才表面上推行"六大政策",其中包括"反帝国主义"和"民主政治"等进步口号。他一方面举办各种文化沙龙,吸引知识分子和进步人士,营造开明形象;另一方面却在暗中建立严密的特务系统,监控各方动向。 在苏联的强力支持下,盛世才击败了马仲英的军队,巩固了自己在新疆的统治地位。苏联不仅提供军事援助,还派遣经济顾问帮助新疆发展工业和贸易,盛世才则回报以丰富的资源和战略位置。 这一时期,盛世才对红军西路军残部和共产党人表现出了难得的"热情"。他接纳陈谭秋、毛泽民、林基路等共产党员到新疆工作,甚至让毛泽民担任财政厅代厅长。陈谭秋曾在电报中描述,盛世才对他们"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显示出极大的礼遇。 1941年6月,希特勒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发动对苏联的突袭战役。苏联红军在明斯克战役、基辅战役中遭受重大损失,德军长驱直入,直逼莫斯科。 盛世才密切关注着欧洲战局的发展,苏联的连连败退让他开始重新评估自己的政治立场。对这位一向善于察言观色的政治投机者而言,苏联的颓势意味着他必须寻找新的靠山。于是,一场180度的政治转向悄然开始—从依附苏联到投靠国民党。 这一时期,盛世才家族内部对政治走向产生了严重分歧。盛世才的弟弟盛世骐曾在苏联学习多年,对社会主义理念怀有较深认同,对哥哥准备抛弃多年盟友的做法表达了不满。而盛世才的妻子邱毓芳及其家族,则更倾向于与国民党政府建立更紧密的联系。 随着盛世才立场的转变,曾经受到高规格接待的共产党人逐渐被冷落。正如陈谭秋在给国内的电报中所描述的,从早期的"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变成了"后来就不容易见到盛世才了"。 1942年3月19日,新疆发生了一起震惊全省的事件—盛世才的弟弟盛世骐在卧室中被枪杀。盛世才迅速将这一事件定性为政治谋杀,并指认弟媳陈秀英与苏联顾问密谋,策划了这起凶案。 这起家族悲剧迅速演变为政治清洗的借口。盛世才借此大肆抓捕在新疆的共产党员及其家属,陈谭秋、毛泽民等人无一幸免。 1943年9月27日,陈谭秋等共产党人在没有经过任何公开审判的情况下被秘密处决。 随着抗日战争局势的明朗,国民党加强了对新疆的控制。1943年,蒋介石派遣中央军进驻新疆,同时苏联因顾及欧洲战场,也撤走了在新疆的军队和顾问。盛世才的统治基础开始动摇。 1944年9月,盛世才被调往重庆,他在新疆的统治时代正式结束。令人欣慰的是,在后来张治中接管新疆后,仍在狱中的共产党员和家属全部获救。可惜,这对于陈谭秋等人来说已经太晚了—如果他们能够坚持一年,就不会有那么悲惨的结局。
1942年,盛世才与妻子邱毓芳和女儿的合影照片,镜头中的盛世才西装革履,加上背后
趣叭叭
2025-04-24 14:37:44
0
阅读: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