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周镐被捕,负责审讯他的,是他的旧友,旧友支开手下,对周镐说:“只要你加入军统,往事一笔勾销,如何?” 湖北罗田,这个位于大别山南麓的小县城,走出了一位不平凡的人物——周镐。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年仅14岁的周镐就展现出过人的才智,成功考入了武汉私立成呈中学。 随着学业的精进,周镐怀揣着报国之志,毕业后考入了黄埔军校武汉分校步兵科。黄埔军校作为当时培养军事人才的摇篮,吸引了无数热血青年。周镐选择步兵科。 然而,随着蒋介石势力对黄埔军校武汉分校的控制加强,学校内部开始推行所谓的"蒋化教育",强调个人崇拜和政治灌输。 面对这种情况,周镐并没有选择沉默或妥协。他公开表达了自己的反蒋情绪,这在当时的环境下无异于冒天下之大不韪。校方多次找他谈话,要求他认错改过,但周镐却拒不低头。最终,学校以"思想不纯"为由,将周镐除名。 所幸经人介绍,他加入了第十九路军。第十九路军以抗日著称,在淞沪抗战中表现英勇,曾一度获得全国民众的赞誉。 然而,淞沪战争结束后,蒋介石为了削弱这支不受自己完全控制的军队,将第十九路军调往福建与红军作战。这一决定让许多抗日军人感到失望,他们认为主要敌人应该是日本侵略者,而非同胞。 福建事变失败后,参与者纷纷被国民政府通缉。周镐不得不离开福建,只身逃亡上海,后又辗转返回家乡。然而,命运弄人,1934年春,周镐刚到汉口就被国民党宪兵四团以"参加叛乱"的罪名逮捕。 出乎意料的是,负责审讯周镐的竟然是他的一位旧友。这位旧友并没有像其他审讯官那样对周镐严刑拷打,而是在支开其他人后,单独与周镐交谈。他对周镐说:"只要你加入军统,往事一笔勾销,如何?" 这个提议让周镐陷入了沉思。经过深思熟虑,周镐最终接受了这个建议,加入了复兴社特务处,开始了他长达12年的特务生涯。 1934年加入复兴社特务处后,周镐开始了他的特务生涯。然而,这条路并非一帆风顺。入职仅半年,他就因被怀疑有"共产嫌疑"而再次遭到汉口军统调查室的逮捕。尽管这次指控来势汹汹,但最终查无实据,被证明纯属子虚乌有。 被释放后,周镐继续在军统任职,命运却在此时发生了转折。他得到了军统核心成员之一周伟龙的赏识和提拔。有了这层关系作为靠山,周镐的仕途开始平步青云。在组织内部,他从一名普通成员逐渐晋升,官职也从尉官升至校官,最终成为少将。 随着职位的提升,周镐的工作地点也频繁变动。他先是从汉口调任贵州,后又从贵州转到广东,再由广东调往重庆。 1943年,周镐以南京站站长的身份潜入南京,负责一项特殊任务——与汪伪政权实力派人物周佛海进行情报互通。这一时期的工作让他接触到了更多国民党内部的秘密和汪伪政权的真实面目。 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局势急转直下。周镐抢先实施了接管南京的行动,但这一举动触动了国民党内部的利益格局,招致不满。结果,他被下令关押,这是他第二次被捕。次年4月,被释放的周镐已无工作,只能回到南京家中赋闲。 就在周镐迷茫苦闷之际,中共党员徐楚光的到来为他带来了新的方向。经过一番交流和思想工作,周镐接受了徐楚光的策反,以特别党员的身份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被任命为中共华中分局京沪徐杭特派员。 周镐入党后的第一个任务是策反国民党军暂编第二十五师师长孙良诚。然而,在1946年11月前往孙良诚部执行任务时,因叛徒出卖,周镐第三次被捕,被关押在宁海路19号的保密局监狱。所幸的是,由于缺乏确凿证据,他于当年除夕获释。 1947年9月,周镐的上线徐楚光被捕。得知这一消息后,周镐立即通知有关人员隐蔽和撤退。但不幸的是,再次有叛徒出卖了他,同年12月30日,周镐第四次被捕入狱。经过一段时间的关押,他再次获释,随后辗转进入解放区。 在解放区,周镐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过去在南京,他习惯了高级军官的优越生活,出门有车,稍走一点路就觉得吃力。但在解放区,一天走七八十里泥泞山路对他来说竟然不再是难事。 1949年初,周镐接到了策反国民党第一绥靖区司令刘汝明的任务。然而,这次行动背后潜藏着危险。1月4日,刘汝明的儿子以传达"起义诚意"为借口,邀请周镐前往蚌埠面谈。临行前,周镐似乎预感到了不祥,将日记本和钱物交给随从保管。果然,一进入刘汝明防区,周镐就被逮捕,随后押解至南京。这是他第五次也是最后一次被捕。 在南京解放前夕,蒋介石亲自下令处决周镐。面对死亡,周镐毫无畏惧,用尽最后的力气高呼"共产党万岁",壮烈牺牲。1965年,周镐被追封为革命烈士。
1934年,周镐被捕,负责审讯他的,是他的旧友,旧友支开手下,对周镐说:“只要你
麻麻赖赖
2025-04-24 14:53:08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