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造像传入中国后的三种佛衣样式
红袍山人啊
2025-04-24 15:10:21
图片拍摄于成都四川博物院
佛教造像传入中国后,形成了多种佛衣样式,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通肩式、袒右式和褒衣博带式,以下是相关介绍:
• 通肩式:这是汉地佛像中最早兴起的佛衣样式,也是4世纪初以前汉地佛衣的唯一样式。其源自天竺,穿着方式是一件上衣自身后通覆两肩,右面衣角绕颈搭左肩,在胸口留出“U”型衣服褶皱,整体简洁流畅,给人庄重、规整之感,多见于早期的汉地佛教造像,如四川地区汉魏时期的佛像多着通肩式袈裟。
• 袒右式:又称右袒式,即将右肩裸露,源于印度人认为右边清净、左边不清净的观念,传入中国后,多用于礼拜、忏悔等场合,以示恭敬。其特征是袈裟左肩合在一起,右肩完全袒露,在汉地佛像中,从汉魏、西晋的初传至唐代的鼎盛都有出现,如奉国寺七佛中的迦叶佛就外着袒右肩袈裟。
• 褒衣博带式:是汉地自创的、特征鲜明的佛衣样式,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儒者的装束。其突出特征是佛像内置僧祗衣,胸束带结,外披双领下垂式袈裟,袈裟下摆衣纹层叠展开如莲花般舒展,较为接近中国传统的儒服,体现了佛教造像的本土化,6世纪前期,已成为南北朝中原、陇右地区石窟寺佛像的主要衣着样式,影响远及朝鲜、日本。
0
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