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亿资产谜团!恒大“二号人物”夏海钧面临香港法院最后通牒
一场关于600亿资产的博弈,将恒大昔日“二号人物”夏海钧推上舆论风口浪尖。香港高等法院严令,这位61岁的黑龙江籍商人需在2025年4月25日前完整披露名下资产详情,否则将直接动用已冻结的600亿资产用于偿债。值得注意的是,这已是夏海钧第四次申请延期披露资产,其反复拖延的背后,暗藏着复杂的资本谜团。
作为曾深得许家印信任的恒大核心人物,夏海钧在恒大内部一度被视作“实际控制人”。与深陷困境的许家印不同,他早在2022年便悄然抽身离开恒大,更被指成功转移大量资产,甚至数额远超许家印前妻丁玉梅。当恒大债务危机全面爆发、许家印因违法犯罪被依法处理时,夏海钧却置身事外,在境外逍遥度日,这种巨大反差引发公众强烈质疑。
恒大作为曾经的房地产巨头轰然倒塌,而企业高管名下却坐拥600亿巨额资产,这一现象令无数投资者和债权人震惊。不少网友直言,类似上市公司高管掏空企业、转移资产后逍遥法外的案例屡见不鲜,严重挫伤股民对资本市场的信心。资本市场若想重获信任、健康发展,必须让违法违规者付出沉重代价。
事实上,夏海钧的“精明”早有体现。在恒大发展巅峰期,他不仅年薪高达数亿元,更通过复杂的资本运作与股权交易积累巨额财富。而在恒大债务风险逐渐暴露时,他又凭借敏锐的嗅觉和精密布局,提前将资产转移至境外,展现出极强的风险规避能力。这种“金蝉脱壳”般的操作,无疑给司法调查和资产追缴带来巨大挑战。
香港法院此次裁决意义深远,不仅彰显了法治威严,更是对资本市场乱象的一次强力震慑。在恒大债务危机中,部分高管企图通过拖延、转移财产逃避责任,严重损害债权人利益,扰乱市场秩序。香港法院的强硬态度,为类似案件的处理提供了范本,明确传递出“法律红线不容触碰,违法者必将受到严惩”的信号,警示所有企业高管必须依法履职,切勿心存侥幸。
随着4月25日的期限临近,夏海钧究竟会选择配合披露资产,还是继续负隅顽抗?这场资产博弈的最终走向,不仅关乎恒大债务的清偿进展,更将成为检验资本市场法治建设的重要标尺。公众期待司法机关能够穿透资本迷雾,揭开600亿资产背后的真相,让违法者受到应有的制裁,还资本市场一片清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