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2月19日,宋希濂在大渡河被俘,当得知追击他的解放军团长只有27岁时,这个国民党中将半天说不出话来。 1959年,经过长达十年的改造,一批国民党战犯被特赦出狱,其中包括杜聿明、王耀武等知名将领。 宋希濂的出狱尤为引人注目。 宋希濂与陈赓有着深厚的同窗情谊。 宋希濂出狱的那一天,恰好遇到了陈赓。 尽管两人曾是敌对阵营的代表,陈赓仍然记得与宋希濂多年前的同窗情。 宋希濂顿时感动不已。 陈赓淡然白表示两军相争,各为其主。 这句话让宋希濂的心情变得轻松。 宋希濂与陈赓的友谊始于1923年,当时的宋希濂正在长沙读书,听说孙中山派人到长沙招募学员前往广东接受军事训练,他决定报名。 结果,他和陈赓一起通过了考试。 进入黄埔军校后,宋希濂与陈赓依然是同学。 两人都被分配到教导团服役。 1927年,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事件,国共两党的合作彻底破裂。 这一变化让宋希濂与陈赓的关系变得复杂。 宋希濂在国民党内逐渐升迁,从营长到团长,再到旅长,最终成为西安事变时的师长。 那时的陈赓则在共产党阵营中奋斗。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蒋介石签署了停止内战。 在这一背景下,陈赓特意前来西安,拜访了宋希濂。 两人再次见面时,周恩来也参与了这次会晤。 周恩来打趣宋希濂派头十足。 他谦虚地回应,表示自己虽有一定的能力,但陈赓始终是自己尊敬的学长。 在抗日战争期间,宋希濂指挥部队参加了淞沪会战、兰封会战等关键战役,屡次立下战功。 而陈赓则在华北战场上,指挥386旅给日军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1949年宋希濂从新疆调任湖北宜昌,成为川湘鄂边区的绥署主任。 他感激蒋介石重新启用自己。 可是,仅仅过了几个月,人民解放军的进攻开始在川湘边境突破,国民党的防线被迅速瓦解。 宋希濂勉力组织防御,但战况极为不利,最终蒋介石从台北飞回重庆并痛斥前线失利。 此时,宋希濂已无力回天。 随着重庆的失陷,宋希濂开始考虑西逃。 他决定将大部队分为多个纵队,通过崇山峻岭展开分散撤退,最终目标是云南的腾冲。 宋希濂带领残部夜行而逃,途中不断被追兵紧逼。 由于电台一律停用,外界对于他行踪的消息也变得模糊不清。 12月,宋希濂率部到达宜宾以东的牛喜场,正打算停歇时,侦察兵带来消息,驻守宜宾的郭汝瑰部正在秘密行动。 宋希濂立刻命令部队加速撤离,然而他并未意识到,郭汝瑰部早已决定投向解放军。 二野5兵团第18军的部队得知宋希濂已逃至宜宾,并迅速展开追击。 追击的部队经过几天的急行军,终于在峨边县的大渡河畔,捕捉到宋希濂的行踪。 解放军第18军第52师的先锋部队在峨边县的清水溪附近与宋希濂残部交火,并迅速包围了他的后卫。 宋希濂决定自杀。 然而,在紧急时刻,他被警卫排长制止,最终被解放军俘虏。 宋希濂冷静地与追击他的一线指挥官阴法唐对话,询问其军衔。 当得知追捕自己的是一支由仅800人组成的小部队时,宋希濂深深感叹自己的失败。 得知这一消息后,陈赓立刻前往监狱探望宋希濂。 他安慰宋希濂,表示他不必为过去的事情过于自责,只需要好好改造。 宋希濂意识到自己未能选择正确的道路,错失了为人民服务的机会。 陈赓则表示,宋希濂在抗日战争中的贡献依然值得肯定,他参与了围攻土肥原师团等重要战役。 在宋希濂有一件事令他一生难以释怀。 那就是他曾下令处决瞿秋白。 瞿秋白,作为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领导人之一。 然而,在1935年,由于敌人的围捕,瞿秋白不幸被捕,并最终在长汀英勇牺牲。 虽然宋希濂知晓瞿秋白的重要性,但由于蒋介石的命令,他不得不执行这一决定。 多年来,这件事成为了宋希濂心中的痛。 1959年,宋希濂被特赦出狱。 周恩来亲自接见了这些特赦人员,并关切地询问宋希濂的生活情况。 周恩来则鼓励他重新开始,并为他安排了相关的生活和工作事宜。 之后,宋希濂与其他被特赦的战犯一起,加入了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 1961年,陈赓去世的消息传来,宋希濂回忆起与陈赓共同度过的岁月,认为陈赓的去世是国家的重大损失。
1943年,新四军活捉了国民党副总司令韩德勤,陈毅愁眉不展,想装作不认识放他走,
【7评论】【3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