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吉林大地主戴凤龄,过完60大寿。哪料,他却变卖所有家产,买了几百条枪,率全家57口人抗战。谁知,14年抗战却只剩3口人。 1931年,“九一八事变”一闹腾,东北那片黑土地立马就成了敌人的马蹄窝。鲁迅先生说过:“咱得横眉冷对那些坏蛋,低头还得乐意当老百姓的牛。”那时候的东北,乌漆麻黑一片,可谁愿意低头认输呢?都在琢磨着咋跟敌人干一架。 吉林那边有个大地主叫戴凤龄,六十岁大寿本该乐呵乐呵,但他哪有心思庆祝啊。看着小鬼子烧杀抢掠,他一咬牙,把家底儿都豁出去了,换成了几百条枪,带着全家57口人上了战场。这帮由农民、猎户组成的队伍,在戴凤龄的带领下,跟猛虎下山似的,连着攻下了宁安、敦化,还打下了江清、安图,名气大得很。 但敌人太多,他们人少,日军一增援,王德林劝戴凤龄撤到苏联躲躲,他老人家偏不,说要跟家乡死磕到底。后来,戴家军加入了抗联第五军,继续跟敌人死磕。1933年,戴凤龄被抓了,受尽了折磨,硬是一声没吭,最后壮烈牺牲了。他的六个儿子也都战死沙场,全家64口人,就剩下几个寡妇和孙子戴友喜活了下来。从1931年到1945年,这14年啊,那真是血淋淋的,他们用命给咱诠释了啥叫爱国。 戴凤龄一家的事儿,就是咱们民族不屈不挠的写照。他们的牺牲,换来了咱现在的太平日子。这段历史,咱得记住,这份热血,咱得传下去!
1931年,吉林大地主戴凤龄,过完60大寿。哪料,他却变卖所有家产,买了几百条枪
雨后清新阁
2025-04-25 12:31:14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