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饰演潘金莲的廖学秋因为拍戏,和老公分别了六个月,她归心似箭,往家赶,想给丈夫一个惊喜,回到家后,就看到自己床上睡着另外一个女人,没有大吵大闹,只说了一句话:“把被子还给我。 1979年冬天寒风刺骨,刚拍完戏的廖学秋裹着军大衣站在月台上。绿皮火车喷着白烟驶入四川广元火车站,她手里攥着给儿子买的麦芽糖,盘算着要给丈夫炖锅莲藕排骨汤。 六个多月没回家,她特意把最后两场哭戏挪到凌晨拍摄,就为提前三天杀青。 推开家门时飘来股刺鼻的香水味,玄关地上躺着件桃红色蕾丝内衣。绣着鸳鸯的棉布门帘轻轻晃动,木床吱呀声混着喘气声穿透薄墙。 她扶着五斗柜稳住身子,柜面上儿子的百日照沾着口红印。卧室门开时,丈夫慌乱中扯过大红喜被遮挡,被角还留着去年她缝补的针脚。 "把被子还给我。"这句话在喉头滚了三遍才吐出来。陪嫁的樟木箱里整整齐齐叠着二十床棉被,唯独这床是母亲临终前用土布缝的。 床脚跪着的男人絮絮叨叨说着"她主动勾引",廖学秋盯着窗台上枯死的君子兰——那是结婚时剧团同事送的。 民政局工作人员看着结婚证直摇头:"女同志考虑清楚,离了婚带着孩子可不好过。"钢笔尖在离婚协议上洇出墨点,她忽然想起拍《潘金莲》时,导演总说"眼睛里要有团烧不尽的火"。此刻墨迹未干的签名旁,四岁儿子的指印像枚褪色的朱砂痣。 收拾行李时发现梳妆匣里少了母亲留下的翡翠簪子,取而代之的是张皱巴巴的粮票。前夫蹲在门槛上抽烟,烟灰落在她新纳的千层底布鞋上。 最后看了眼糊着报纸的土墙,她背着三岁儿子踏上开往成都的夜班车。怀里的介绍信被汗水浸得发软,上头盖着峨眉电影制片厂的红章。 摄影棚的碘钨灯烤得人发晕,她抱着哭闹的儿子背台词。场务看不下去,用木板在更衣室隔出两平米空间。 有次拍夜戏到凌晨,醒来发现孩子蜷在道具箱里,手里攥着半块硬得像石头的葱油饼。化妆师偷偷塞给她一罐麦乳精:"给孩子兑水喝,你看他瘦得跟豆芽似的。" 《车水马龙》里演纺织女工,她每天提前两小时到片场跟老师傅学接线头。道具组的纺车缺个踏板,她连夜把宿舍的搓衣板拆了改装。 拍《淘金王》坠马戏,为省医药费硬挺着不用替身,后来才知道摔断了尾椎骨。有记者来采访,她指着监视器说:"您看这镜头多像金沙江的漩涡。" 九十年代接到《杨贵妃》邀约时,她正在菜市场跟人理论排骨价钱。导演在公用电话亭等了四十分钟,听着此起彼伏的叫卖声皱眉。 试妆时造型师嘟囔"眼窝太深不像唐朝美人",她翻出《全唐诗》里"肌理细腻骨肉匀",连着三个月每天喝六碗小米粥。 这些年总有人问起当年捉奸的事,她正给新剧《妈妈的味道》熬辣椒油。油锅里的豆瓣酱咕嘟冒泡,窗台上君子兰抽了新芽。"被子拿回来晒了三天太阳,"她用漏勺捞起炸酥的花生米,"后来捐给山区小学了,听说孩子们冬天盖着挺暖和。" 电视机里重播《苍天在上》,孙子指着屏幕喊"奶奶年轻时候真俊"。她摸着剧本上新画的荧光笔标记,老花镜腿上的胶布缠了三层。阳台晾着给剧组准备的腌萝卜,风里飘来花椒香,和四十多年前广元老屋院里的味道一模一样。 参考资料:她是知名老戏骨,4岁父母双亡丈夫出轨离婚,今66岁仍然单身——新浪网2020.09.08
1979年,饰演潘金莲的廖学秋因为拍戏,和老公分别了六个月,她归心似箭,往家赶,
玉尘飞啊
2025-04-25 15:52:53
0
阅读: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