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华人晒优越感
美国一些华人热衷于展现所谓的“优越生活”,比如晒自己用105美元买了42个鸡蛋,还有打折鸡腿和临期麦片,并强调实现了“蛋白质自由”。这种行为引发了网友的群嘲,让人觉得比鸡蛋荒本身更让人窒息。美国鸡蛋价格确实经历了过山车式的波动,从最高的5.5美元/打回落到2.5美元/打,但同期中国鸡蛋价格始终稳定在1.2美元/打左右。一些华人晒出的购物车里,70%是高糖高盐的预制食品,却号称是“美式效率饮食”。
一些人晒的蔬菜,在美国超市被称为“亚洲绿叶菜”,价格是国内的10倍,保质期只有3天。他们炫耀的冷冻鸡腿,实际上美国超市新鲜牛肉60%来自巴西,猪肉40%来自中国。他们晒出的香蕉,在美国属于“平民水果”,但车厘子、草莓等水果价格昂贵,而国内电商平台可以买到价格更低的进口水果。美国超市90%是超长保质期的UHT奶,想喝巴氏鲜奶价格比汽油还贵,而国内可以轻松订到当日鲜奶。
这些华人的晒单行为,实际上是身份焦虑、信息茧房和文化断根的体现。他们通过晒“美国标签”刷存在感,却对美国高昂的医疗账单、房产税和枪击案等问题视而不见。他们吃着冷冻饺子怀念妈妈做的饭菜,住着郊区大房子却找不到社区归属感,只能用“美国鸡蛋更大”这种伪优势来填补内心的文化空虚。真正的生活品质和国家自信,不在于购物清单,而在于文化认同的底气、民生保障的踏实和大国崛起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