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第一,我们需要了解女性达成上嫁、下嫁以及被迫不婚的三个不同通关结局的本质区别。
本质区别是个人对婚姻的认知与现代法律的差距,而非个人物质条件,甚至不是相貌。因为相貌只要达到及格线(5分,甚至4.5分以上,可参见西大对相貌分级的博文)就不再是决定因素。
当前由于我国处于思想转换的高速变化时期,很多女生,特别是缺乏恋爱经验的女生,对恋爱和婚姻的理解都来源于传统观念或恋爱偶像剧。但是,成功上嫁的女生对婚姻的理解都会源于法律制度。以彩礼为例,传统观念的女生会认为彩礼是男方对女方生育的补偿金,恋爱偶像剧观念的女生会认为彩礼是男生爱女朋友的态度,而持有法律观念的女生则会意识到彩礼是男方以结婚为目的的无偿赠予。而无论女生持有何种观念,在真正需要遇到彩礼纠纷时,司法机关仅会参考法律。所以,持有传统与恋爱偶像剧等观念的女生,在现实的婚姻问题上多多少少会吃亏。
由于婚姻法只涉及财产法,所以后面的论述将从经济关系入手。正是因为传统与恋爱偶像剧等观念,与我国现行婚姻法律制度之间存在差距,所以才会存在成功套利(上嫁)、被套利(下嫁)或者成交失败(被迫不婚)的三种情况。
与大家认知相反的是,很多下嫁的女生其实口头都非常支持“平等(开明)”的婚姻和恋爱关系,而非传统的贤妻良母。我通过与我周围下嫁的女生进行聊天,整理他们的心路历程,总结出导致她们下嫁的认知偏差。
首先,要意识到女性和男性择偶黄金期是存在区别的,女性的入场券一般是年龄,并且女性婚后会面临生育问题,而男性多为经济条件,所以在婚恋市场,女性是前期英雄(婚前占优),而男生是后期英雄(婚后占优)。
其次,当前主流的婚姻观念从经济关系角度可以归纳为两种,传统型(男生出钱)和开明型(男女都出钱,甚至主要是女生出钱)。所以,在传统型中,女性作为前期英雄,为了应对婚后(主要是生育后)的自身劣势,会要求男方在婚前交付彩礼、房产加名等,通过这些方式来弥补自身在婚后的劣势;而在平等型中,女性作为前期英雄,却会通过AA花销,购买婚房等方式,放弃自身在婚前的优势来使得双方在婚前保持平等,以希望男方在婚后也会通过主动做家务,带娃,甚至小孩冠女方姓等方式让渡自身在婚后的优势,来维持双方在婚后的平等。
但是,再次强调,由于我国目前司法机关仅参考婚姻法,而婚姻法只是财产法,所以传统型女生在婚前获得的财产,以及平等型女生在婚前支出的财产,都是受法律保护的!而平等型女生希望在婚后获得的男方主动做家务,带娃,甚至小孩冠女方姓等收益,法律都不会强制要求男方执行的。也就是说,即使男方不执行,法律层面也是允许的。想要获得这些收益,只能靠女生自己去博弈,而平等型女生在婚前支出了财产,反而在婚后失去了一部分博弈的砝码,但传统型女生在婚前获得了男方赠送的财产,反而在婚后拥有了更多博弈的筹码。
这导致平等型的女生往往婚后更吃亏。最后,要知道上一代人几乎全部是传统型婚姻,“平等”婚姻是当下的一股新潮流。所以,我发现婚前嘴上说自己平等的女生,实际上往往原生家庭更要求女生在婚后大额付出,所以这类女生才会青睐于那些在婚前嘴上说“平等”的男生,寄希望男生在婚后能主动付出。
相反,很多高嫁的女生都会在婚前强调自己的传统,实际上她们的原生家庭往往要求男生既主内又主外,所以她们才会在自己的婚前口头支持传统型婚姻。令人遗憾的是,前一种女生,在原生家庭的影响下,往往在婚后会主动去做家务,带娃;后一种女生,在原生家庭的影响下,反而会在男方养家的前提下,也理直气壮的要求男方承担做家务养娃的责任。此外,愿意大额付出的好男生,往往更喜欢那些嘴上说自己传统的女生。
用户99xxx51
嘴上说是爱情,其实都是生意和算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