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松性情刚烈,为什么在面对潘金莲的暗示时,却那么拖泥带水?

虫子天下 2025-04-25 17:55:38

武松打虎的故事,一方面能看出武松的鲁莽,另一方面,在三碗不过岗这件事上,也可以看出,武松是一个性情刚烈的人。 但是,就是这么一个性情刚烈的人,为什么在面对潘金莲的暗示时,却那么拖泥带水? 不论是在小说当中,还是在口口相传的故事当中,武大郎都被描写成一个个子很矮、相貌也十分丑陋的一个人,与武松的高大英俊、气质不凡简直不可同日而语。于是,潘金莲在见到武松之后,水性杨花的心态作祟,几次三番的想要勾引武松。 按照武松之前的性格,面对潘金莲的连番暗示,早就应该怒发冲冠,好好的教训一顿潘金莲才是。假如真的是这样,潘金莲就会因为惧怕武松,也就不敢再做出和西门庆在一起的事情了。可是,武松并没有这样,而是选择了隐忍不发。武松为什么选择隐忍不发?不像武松性格啊! 现在咱们就仅取一例,来证明武松在面对潘金莲的暗示时,隐忍不发,那么的拖泥带水。在书中第二十四回《王婆贪贿说风情 郓哥不忿闹茶肆》中,有这样一段描写: 武大撇了老婆,来到武松房里叫道:“二哥,你不曾吃点心,我和你吃些个。”武松只不则声。寻思了半晌,再脱了丝鞋,依旧穿上油膀靴,着了上盖,带上毡笠儿,一头系缠袋,一面出门。武大叫道:“二哥那里去?”也不应,一直地只顾去了。 上面这段描写,是在潘金莲暗示武松失败之后,武松面对这件事的态度。面对武大郎的质疑,武松没有直言相告,而是选择“只不则声”和“也不应”。原本性情刚烈的武松,为什么会这么的隐忍不发和拖泥带水呢?仔细一想,与日后武松的性格也不像啊!其实,根本的原因,还是在武大郎的身上。 武松在阳谷县第一次见到武大郎的时候,武大郎的一番话,就让武松感觉到愧对自己的哥哥武大郎。对此,在书中有这样一段描写: 武大道:“我怨你时,当初你在清河县里,要便吃酒醉了,和人相打,时常吃官司,教我要便随衙听候,不曾有一个月净办,常教我受苦:这个便是怨你处。想你时,我近来取得一个老小,清河县人,不怯气都来相欺负,没人做主;你在家时,谁敢来放个屁?我如今在那里安不得身,只得搬来这里赁房居住:因此便是想你处。” 因为武松喝酒打人,导致武大郎的生活也不得安生。现在,武大郎好不容易成了家,武松也不想因为自己的鲁莽,而使得大哥再次孤身一人。所以,应该说,是武松觉得自己愧对武大郎,所以,才会在面对潘金莲的暗示时,选择隐忍不发。但是,也正是武松的这种隐忍不发,却断送了自己哥哥的性命!

0 阅读:12
虫子天下

虫子天下

虫子阅读,发现不一样的品味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