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龙元帅的儿子贺鹏飞找到香港商人徐增平:“在乌克兰给我买一件东西。”徐增平问什么

玄光旅 2025-04-25 18:36:09

贺龙元帅的儿子贺鹏飞找到香港商人徐增平:“在乌克兰给我买一件东西。”徐增平问什么东西?贺鹏飞:“航空母舰!” 1994年的冬天,北京城笼罩在一片灰蒙蒙的雾霾中。在一家老字号茶馆里,香港商人徐增平正专注地听着对面这位年轻人说话。他的对面坐着的是贺龙元帅的儿子贺鹏飞,此时正在向他提出一个不同寻常的请求。 "徐先生,我想请你帮我在乌克兰买一件东西。"贺鹏飞开门见山地说。徐增平放下手中的茶杯,笑着问他想买什么。当贺鹏飞说出"航空母舰"这四个字时,徐增平差点把刚喝进口的茶水喷出来。 这个请求太过惊人,以至于徐增平一时间不知该如何回应。作为一个经验丰富的商人,他很清楚航空母舰的价值。即便是退役的航母,其价格也远远超出一般商人的承受能力。更何况,这样的军事装备,各国对其交易都有严格的限制。 徐增平婉转地表达了自己的难处。他解释说,即便倾其所有,这样的采购也远远超出了他的能力范围。而且,乌克兰方面是否愿意出售这样的战略装备,本身就是一个未知数。 但贺鹏飞的回答却让徐增平陷入了沉思。这位元帅之子说,这可能是中华民族的一个重要机遇,如果错过了,将会是莫大的遗憾。他提到了当时正在销售的瓦良格号航空母舰,这艘原本属于苏联的航母,此时正停泊在乌克兰的船厂里。 徐增平仔细思考着这个提议。作为一个在国际贸易领域活跃多年的商人,他深知这次行动的风险和难度。首先是资金问题,航母的价格可能高达数千万美元。其次是政治风险,这样的军事装备交易必然会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特别是西方国家的警惕。 但是,当贺鹏飞详细解释了购买航母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后,徐增平的态度开始发生转变。他想起了近年来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因缺乏足够的海军力量而处处受制的情况。如果能够成功地将这艘航母带回中国,不仅能够为中国海军的发展提供重要参考,更能为中国在国际海事活动中赢得更多话语权。 最终,在这个寒冷的冬日,徐增平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他同意了贺鹏飞的请求,答应协助购买瓦良格号航母。这个决定不仅改变了他个人的命运,更为中国海军的发展揭开了新的一页。 当天晚上,两人商定了初步的行动计划。为了避免引起不必要的关注,他们决定以发展旅游项目为名义进行接触。这个看似大胆的计划,就这样在北京的一家老茶馆里悄然启动了。 在徐增平答应帮忙购买航母之前,他曾亲眼目睹了一场令所有中国人痛心的事件。这个事件也成为了他最终同意这个看似疯狂计划的重要原因。 那是1993年7月7日,在波斯湾附近的公海上。中国的"银河号"货轮正在进行例行的国际贸易航行。这艘载重数万吨的货轮原本计划按照既定航线通过霍尔木兹海峡,却在距离海峡约十公里处遭遇了美国军方的拦截。 美方以怀疑货轮上载有违禁物品为由,要求对"银河号"进行检查。这种无端的指控和蛮横的要求,显然是对中国主权的公然挑衅。当时的中国船员坚决抵制美方的无理要求,但随之而来的却是一场漫长的对峙。 在接下来的数天里,"银河号"被迫停留在公海上。夏季的波斯湾地区,烈日当空,海面温度高得吓人。船上的船员们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坚持着:甲板像一块烧红的铁板,船舱内部更是闷热难耐。更糟糕的是,美军还动用了电子干扰设备,切断了货轮与外界的通讯联系。 补给问题很快成为了最大的困境。"银河号"上的食物和淡水一天天减少,却无法靠岸补充。美军的军舰就在不远处虎视眈眈地监视着,多架军机还在货轮上空盘旋,这种威胁性的举动充分展示了强权政治的丑陋面目。 这场对峙最终以一个不甚体面的方式结束。在各方斡旋下,中方不得不同意美方登船检查。检查结果证明了中方的清白,但这种妥协却让许多中国人感到深深的耻辱。这个事件清晰地表明,在没有强大海军力量的情况下,即便是正当的国际贸易活动也可能遭受无理干涉。 正是这样的教训,让徐增平深刻认识到拥有航空母舰对中国的重要性。在国际海事活动中,没有航母就意味着缺乏足够的威慑力,这会让他国有机可乘。当年"银河号"事件中的无奈和屈辱,正是因为中国海军力量的不足而导致的。 回想起"银河号"事件,再联系到贺鹏飞提出的计划,徐增平更加坚定了要将瓦良格号带回中国的决心。他清楚地知道,一个没有航母的国家在海上力量对比中总是处于劣势,而这种劣势往往会导致国家利益受损。 这段历史成为了中国迫切需要发展海军力量的一个缩影。它不仅推动了徐增平作出帮助购买航母的决定,更深刻地印证了贺鹏飞所说的"这是中华民族的机会"这句话的分量。接下来的购买过程虽然充满艰难,但这个起点已经标志着中国海军现代化进程的一个重要转折。

0 阅读:61

猜你喜欢

玄光旅

玄光旅

玄光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