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94岁的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对温总理说:“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

史记新说吧 2025-04-25 18:53:49

2005年,94岁的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对温总理说:“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很大的问题。”后来这个问题被国人称为"钱学森之问"。   2005年7月29日,温家宝总理前往钱学森家中探望卧病在床的这位中国航天之父。   此刻钱学森虽然身体状况不佳,但眼神依然坚毅,他们交谈中聊到了中国教育领域的问题。 为什么中国的学校培养不出来人才呢?   钱学森针对中国教育现状向温总理提出了这样一个疑问,而这个问题也正是后来引发无数人深切思考的“钱学森之问”。   是啊,曾在国外留学多年的钱学森自然有资格提出这个疑问。   1935年,从上海乘船,抱着一腔热血前往美国留学的钱老时刻关注着国内的科技发展。   而他在此期间,对美国的教育方式与环境有了新的认识,与他们所宣讲的一般,这里的学术氛围浓郁,与当时正处于战乱时期的国内完全不同。   学生们慷慨激昂,为了证明一个论点甚至可以跟教授呛声,有时候甚至会大吵一架。   而这样的情景,在国内可是万万不敢想的。   我们国家自古以来都坚持着“尊师重道”的准则,不管什么情况下,尊重老师才是一个读书人的首要行为准则,与我们相比,美国的学术环境堪比“人间天堂”。   钱老在这里疯狂汲取知识,并以极其优异的成绩获得了航空工程领域的博士学位,在这里,他度过了十分难忘的时光。   毕业后美方开出了极其优渥的工作条件,想要让他留美效力,可怀着一颗爱国心的钱老怎会屈服?历经九牛二虎之力才平安回国的他立刻就投入到了相关工作项目中去,并在1960年成功驱使“东风1号”这一我国自产导弹的发射。   毫不夸张的说,钱老的出现使得我国在这里领域少走了至少20年的弯路,贡献不可谓不大。 之后的他在航天领域接连做出了不菲成绩,也成功带出了不少学生继续为中国做出贡献。   可中国教育环境的问题始终盘旋在钱老心中。   他在谈话过程中过程屡次谈到中国人才的问题。   他表示,如今的教育模式似乎并不能培养出创新性人才,很多学校即使在日益进步的教育条件中,研习的依旧是老一套思想。   的确,与外国的教育环境相比,“死板”似乎是刻在我们国人的骨子里一般,学生不敢忤逆老师,更不能质疑老师已经成了常态,与外国敢于反抗的求学环境完全不同。   这就导致学生们不敢创新,唯恐出错被人耻笑,一个个跟小绵羊一般听话,在这个环境下讲创新?怕是比登天还难。   没有创新,那么中国的科研事业就会受到阻碍,钱老也明白,再这样下去,中国想要继续取得大的成就,怕是痴心妄想呢!   其实钱老的疑问到现在都还是中国教育领域的一大问题,导师把控学生们前程的权利过大,就会导致求学环境的扭曲,学生们一味按着导师的指导,没有自己的思想,那么求学求的不是知识,只是一纸学历证书罢了。

0 阅读:53
史记新说吧

史记新说吧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