猝死的原因有哪些?如何预防猝死?
猝死是指外表看似健康的人,因自然疾病突然死亡。常见原因及预防措施大约有这些。
常见原因:
心源性猝死:这是最常见的原因,约占猝死原因的80%。主要由冠心病、心肌病、心律失常等心脏疾病引起。例如严重的冠心病可导致心肌梗死,使心脏泵血功能突然下降或停止。
肺源性猝死:常见于肺栓塞、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疾病。肺栓塞时,肺动脉被血栓堵塞,导致肺部血液循环障碍,进而影响气体交换和心脏功能。
脑源性猝死:如脑出血、脑梗死等。脑出血多由高血压、脑血管畸形等引起,出血后会导致颅内压急剧升高,压迫周围脑组织,影响脑功能。
其他因素:包括严重的电解质紊乱、过敏反应、过度劳累、剧烈运动、情绪激动等。严重的低钾血症可导致心律失常,引发猝死。
预防措施有:
健康生活方式:保持均衡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等,减少高脂肪、高盐、高糖食物摄入。适量运动,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等。戒烟限酒,避免吸烟和过量饮酒。规律作息,保证每天7 - 8小时的睡眠时间。
控制基础疾病: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疾病的人群,要积极配合治疗,严格按照医嘱服药,控制病情发展。定期监测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避免诱因:避免过度劳累,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避免长时间连续工作或学习。运动时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避免突然进行剧烈运动。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紧张、焦虑、激动等不良情绪。
高危人群如患有慢性疾病、有猝死家族史的人,更应严格遵循上述预防措施,并随身携带必要的急救药物,如硝酸甘油等。一旦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