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江苏的刘先生整理母亲遗物时,无意中翻出一张600万的老存单,当他满心

一桐评这个去 2025-04-25 19:38:27

2015年,江苏的刘先生整理母亲遗物时,无意中翻出一张600万的老存单,当他满心欢喜地准备去银行兑换,没想到行长一句伪造的,随即当场撕毁,让他当场懵了。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在那个微寒的冬日清晨,江苏省某医院的病房内,刘海斌的母亲用颤抖的手写下了人生的最后一封信,信中她反复叮嘱儿子,要他务必回到老家,寻找一个她深藏多年的铁盒子,母亲说这个盒子里装着足以改变全家命运的重要物件,但具体是什么,她始终无法说出口。   这封信很快就成为了永别的诀言,当刘海斌风尘仆仆地赶回医院时,母亲已经永远闭上了眼睛,悲痛之余,他始终记得母亲信中的嘱托,在料理完丧事后,他开始着手清理母亲的遗物。   在老家斑驳的墙壁前,堆积着岁月留下的痕迹,当刘海斌终于在床底找到那个布满灰尘的铁盒子时,他的内心充满忐忑,盒子并不大,却仿佛承载着无比沉重的分量,打开盒子的那一刻,里面零散的照片和票据中,一张泛黄的存单立即吸引了他的目光。   这是一张来自1994年的存单,上面赫然写着"陆佰万圆整",这个数字让刘海斌瞬间愣在原地,作为一名普通的银行会计,母亲怎么可能积累如此巨额的存款?这笔钱的来源成为了萦绕在他心头的第一个谜团。   带着疑惑,刘海斌开始追寻这笔存款的来历,他找到年迈的父亲询问,父亲的回答却让谜团更深:母亲生前确实热衷于股票投资,但具体收益如何,连与母亲最亲近的父亲也说不清楚。   为了寻找更多线索,刘海斌走访了母亲昔日的同事,那些与母亲共事多年的老人们回忆说,母亲在工作中一丝不苟,为人低调谨慎,从未向任何人提起过个人投资的事情,然而有位老同事隐约记得,九十年代初期,股市大潮汹涌,母亲确实表现出对股票市场的浓厚兴趣。   带着这些零散的信息,刘海斌决定通过正规渠道验证存单的真实性,他来到母亲曾工作过的银行,希望能够查询这笔存款的来龙去脉,然而,事情的发展却出人意料,银行工作人员在看到存单后,立即将其上报给了行长,随后,银行以存单有伪造嫌疑为由,直接将其扣留并销毁。   这个决定让刘海斌无法接受,他认为,即便存单有疑问,也应该保留这份证据,而不是贸然销毁,为了讨回公道,他不得不走上法律途径,然而法律程序的结果却不尽如人意:由于缺乏足够的证据,加上存单已被销毁,法院最终无法确认存单的真实性。   这场纷争的结局,留给刘海斌的是更多的困惑,母亲为什么要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执意让他找到这张存单?如果存单是假的,为什么要精心保存这么多年?如果是真的,那笔巨款又去了哪里?   渐渐地,他开始从另一个角度理解这件事,也许对母亲而言,那个装着存单的铁盒子,承载的不仅仅是金钱的价值,更是一位母亲对儿子的期许与牵挂,那些泛黄的照片、陈旧的票据,连同这张存单,共同诉说着一个平凡人生中不平凡的故事。   如今,每当刘海斌整理母亲的遗物时,那些关于存单的记忆依然清晰,这个未能解开的谜题,某种程度上成为了母亲留给他最特别的纪念,它像一个永远封存的时光胶囊,里面装着母亲的心意,以及一个普通家庭曾经的梦想与期望。   信息来源:东方财富网——600万存单,案件终结

0 阅读:341
一桐评这个去

一桐评这个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